孝敬尽在关爱中

时间:2022-07-16 02:32:50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2012年7月21日,一场六十年一遇的大雨瓢泼而下,致使北京多条道路的积水深达数米,交通几乎陷入瘫痪状态。那天晚上,北京市十四中的学生杨宁恰好去参加新东方培训学校的补习,晚上9点才下课。爸爸开车去接她,因为涉水而导致车坏在半路上,她和爸爸只好等待救援的师傅来修理。大雨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杨宁的家人也是焦急万分,她的姥姥一直守在电视机前,一面看着北京电视台滚动播出的“雨中行”节目,关注着路面情况,一面等着杨宁回来。而被困在半路的杨宁,看到爸爸一脸的愁容和疲惫,便安慰爸爸说:“您工作一天那么累,这么晚又来接我,我已经很感动了。所以我不着急,您也别着急,等修车的叔叔来了总有办法的。”听了女儿的这番话,爸爸的愁眉舒展了。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杨宁才回到家中,而她的爸爸把她送到后又开车回自己的住处去了。杨宁疲惫不堪地进了家门放下书包,便急忙对姥姥说:“真不容易,我总算到家了。姥姥,让您担心了。您快回屋睡吧,我没什么事,您放心吧。我爸的车进水了,他是脚泡在水里开的车,我得给我爸打个电话。”接着,她又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爸,您到家了吗?吃点饭,洗个澡,您挺累的,就早点休息吧,谢谢您接我。”

也许在外人看来,杨宁对家人还这样客气,似乎显得见外了。但杨宁觉得,回报亲人的恩情不能只是默默地承受,而要说出来,因为这也是孝敬的一种方式。

杨宁从小就是个细心的孩子。大约从四五岁起,她就记下了家里所有人的生日。六岁那年,姥姥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杨宁送给姥姥一个信封。姥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幅画,画面上一位老人领着一个小女孩――是姥姥和杨宁,画上还写着“姥姥,我爱您!”后面还配了一颗红心。这是杨宁在表达对姥姥的爱。姥姥看着这张画,感动的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多年来,不论学习多忙,杨宁都会记得给家人的生日送上祝 福。

把关心和感恩表达出来,已经成为杨宁的习惯。对家人是这样,对老师也是如此。2012年暑假,她每天下午要去参加京剧班练习。天气异常闷热,而舞剑也使她的胳膊酸痛到抬不起来,但她首先关心的是老师,她觉得老师50多岁了,天又这么热,一定更辛苦。每天下课回家,她会先给老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让老师注意休息,这样她才放心。

一张笔法稚拙的画,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由衷的祝福,也许都微不足道。然而,尊师孝亲的美德正是由这点点滴滴积累而养成的。尽管杨宁对长辈的孝敬没有古代“黄香温席”“卧冰求鲤”那样的“悲壮”,但她懂得感恩,懂得表达关爱,同样也是对孝顺做出的最好诠释。

(北京市丰台区文明办选送)

上一篇:网络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索 下一篇: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