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运用

时间:2022-07-20 05:54:56

浅析《呼啸山庄》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运用

[摘要]《呼啸山庄》是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环境、情节等几个方面借鉴了哥特传统,将哥特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起来。本文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中哥特式写作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呼啸山庄》;哥特式;写作手法

提到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品,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当之无愧。哥特式写作手法在她姐姐夏洛特?勃朗特举世闻名的作品《简?爱》中也有所运用。勃朗特姐妹所在的维多利亚时期,已经不是哥特式小说的黄金时代了,其在文学上以现实主义为主要潮流。令全世界震惊的是,这一时期生活在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偏僻村庄里的艾米莉?勃朗特竟然创作出了最经典的哥特式小说。

在出版初期,《呼啸山庄》饱受非议。许多评论家认为作者创造出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怪物,就连夏洛特在给妹妹的遗作写序时也这样说:“只有希斯克利夫才是真正无药可救的,他走向沉沦的道路是笔直的。”近年来,《呼啸山庄》却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人们发现,其实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哥特式的写作手法在小说的主题、情节、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一、主题的哥特式

“哥特”一词最早源于居住在北欧、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它在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后来,意大利人法萨里用哥特一词指称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等。在文艺复兴思想家们的影响之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重含义。1

《呼啸山庄》的主题涉及哥特式小说中常见的复仇、阴谋和继承权的争夺。从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先生带回家来收养,恩肖的儿子亨德雷就与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为他觉得希斯克利夫抢走了父亲对他的宠爱。作者这样描述希斯克利夫的出场:“他黑黝黝的,简直就像是从魔鬼那儿来的,……瞥见一个肮脏的、穿得破破烂烂、长着一头黑发的孩子,这孩子不小了,该是能走会说了。看脸蛋,甚至比凯瑟琳还大些。谁知把他一放到地上,他只顾瞪着眼四下张望,嘴里老在叽里咕噜的,谁也听不懂说些什么。”2就这样,这可怜的吉普赛黑孩子在呼啸山庄被居高临下的亨德雷百般折磨,就连女佣也采取“不光彩的手段”折磨他,愚弄他。而希斯克利夫的反应却平静得出奇,他默默地接受这一切。“看样子,他是个闷闷不乐、能够忍耐的孩子,也许是受惯了欺凌,变得无所谓了。亨德雷一拳拳向他打来,他能不眨一下眼,不掉一滴泪。我一把把地拧他,他只是吸口气,睁大两眼,仿佛他偶然伤了自己,谁也不怪似的。”3亨德雷千方百计地阻止希斯克利夫与他妹妹凯瑟琳接触,破坏他们青梅竹马的感情。虽然他表面上默不作声,但内心里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长期的虐待使得他的性格严重扭曲,仇恨和复仇的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与日俱增。后来凯瑟琳由于种种原因嫁给了埃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受了刺激,便背井离乡,消失了。三年后,已经成为一位有钱的绅士的希斯克利夫带着唯一的目的――复仇,回到了呼啸山庄。他一步步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他鼓励和引导亨德雷酗酒和赌博,把整个呼啸山庄都输给了他,且断送了性命;他把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变成一个愚昧无知、粗俗不堪的人,以此来报复亨德雷;他引诱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爱上了他并与他私奔,在她怀孕后又无情地抛弃了她,以此来报复埃德加抢走了他心爱的凯瑟琳;最后,他甚至魔鬼般地使埃德加与凯瑟琳的女儿凯茜嫁给自己将死的儿子小林顿,在埃德加死后,凯茜应得的所有财产都落入了希斯克利夫手中。最终,他不仅报复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亨德雷,凯瑟琳,埃德加……还得到了整个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可是胜利后的他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快乐,反而感到更加空虚,并时常神志恍惚。后来他开始作践自己,绝食至死。这种复仇与继承权争夺的主题即属于传统的哥特式主题。

二、环境的哥特式

哥特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荒野等为背景,气氛阴森、神秘、恐怖,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者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充满悬念。4

作者在小说的第一章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呼啸’是当地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字眼,形容这地方在狂风暴雨的天气里,大气如何喧嚣。的确,这里一年到头都流通着清新纯净的空气。人们只要看看房头几棵矮小的枞树那过度倾斜的样子,看看一排瘦削的荆棘都朝一个方向伸展枝条,仿佛在乞求太阳的施舍,便可猜想到北风吹过山巅的威力。幸而建筑师有先见之明,把房子盖得结结实实:狭窄的窗子深深嵌在墙壁内,墙角都用凸出的大石块保护着。大门周围有奇形怪状的雕刻,大门上方有‘一五’这个年份”5而最为奇特的是凯瑟琳小时候睡的床:一个大橡木箱,靠近箱顶开了几个方洞,像是马车的窗子。洛克伍德把嵌板门拉开,睡进去,就像一口棺材一样。而小说的最后,希斯克利夫也死在这里面,床这个意象便显得更加神秘和恐怖。房间的内部气氛阴森,“椅子都是高背式的,结构简陋,漆成绿色;有一两把笨重的黑椅子躲在暗处。在碗橱底下的圆拱里,躺着一条巨大的酱色的母猎狗,身边围着一窝唧唧哇哇的狗崽子,还有几条待在别的暗角里。” 6这种哥特式的环境、天气、建筑等的描写,使全书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恐怖气氛,产生出动人心魄的力量。

英国评论家塞西尔曾经称赞艾米莉・勃朗特的景物描写是所有英国小说里“最具特色的”。作者善于用细腻的自然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强烈情感,揭示其内心世界,用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和情节。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环境描写也越来越生动传神。例如希斯克利夫出走的那个夜晚:“外面风暴大作,在山庄上空狂啸怒吼。又是狂风,又是惊雷,不知是风还是雷,咔嚓一声,把房角的一棵树劈成两截,一根大树枝掉下来压在房顶上,将东边烟囱敲下来一块,呼啦一下往灶火里灌进一堆砖石和煤灰。”7又如洛克伍德走进呼啸山庄的那个夜晚风雪交加,凯瑟琳下葬之时电闪雷鸣,希斯克利夫死的时候暴雨如注。这种哥特式的天气使整个故事始终笼罩在阴霾和恐怖的氛围中,起到极强的渲染作用。

三、情节的哥特式

在情节构造上,《呼啸山庄》也属于哥特模式。哥特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故事情节恐怖,充斥着暴力、死亡、变态、复仇等内容。《呼啸山庄》也充满着死亡、暴力、谋杀和变态等内容。如小说中最著名的一个哥特式情节:画眉山庄的客人洛克伍德先生造访呼啸山庄的时候,一天夜里,他被窗外树枝的声响弄得睡不着,于是他决定“不管怎么样,我非要让它静下来不可!就用指节骨敲碎了玻璃,伸出手臂去抓那捣乱的树枝。怎料我的手没抓住树枝,却握住了一只冰冷的小手的手指头!我感到梦魇的极度恐怖。我想把手臂抽回来,可是那只手却紧抓住不放,只听一个极其凄惨的声音呜呜咽咽地说到‘放我进去吧,放我进去吧!’”他看到凯瑟琳苍白的小脸出现在窗前“我把她的手腕拉到碎玻璃口上,蹭来蹭去,直蹭得鲜血淋漓,浸透了被褥。可那声音还在哀泣‘放我进去吧’……‘二十年啦,我流浪了二十年啦!’”8这一幕被拉尔夫・福克斯称为“整个英国文学中最动人的场面”,这也大概是小说中最为残忍的一个场面。作者通过这样阴森恐怖、超自然的描写,将细节渲染到了极致,令人读来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与其哥特式的主题和环境融为一体。

而后来凯瑟琳嫁给林顿后,一度精神错乱,对她的这段心理冲突的描写也是全书的一个抒情高潮。她用牙咬开枕头,从里面抽出一片片羽毛“这是火鸡的,这是野鸡的……这根羽毛是从荒原上捡来的,那只鸟儿没给打死……我让他答应,从此再也不打乌头麦鸡,他倒真没打过。瞧,这里还有呢!”一会儿神志清醒之后,又意识到她是林顿太太,画眉山庄的女主人。她叹息道:“我还以为我躺在呼啸山庄的卧房里。我因为身体虚弱,脑袋糊涂了,不知不觉地叫起来了。什么话也别说,就陪我待着。我不敢睡觉,做起梦来简直吓死人。” 9神志不清的幻觉也是哥特式小说的重要元素,因为哥特小说家认为,神志不清的幻觉能揭示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对这种幻觉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凯瑟琳所受的心理煎熬,增加了故事的哥特色彩。

综上所述,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将哥特式小说演绎到了极致,从主题到环境描写到情节布置,无一不体现着其娴熟的哥特式写作手法。她高超的创作技艺将环境描写对于展现主题的作用诠释得淋漓尽致,《呼啸山庄》确实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注释]

[1]蒲若茜. 《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2,(1).

[2]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参考文献]

14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 90~101页。

2356789[英]艾米莉・勃朗特著.孙致礼译:《呼啸山庄》,孙致礼译,2015,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年版,第38页、第40页、第2页、第3页、第92页、第25~26页、第134~136页。

上一篇:举债经营下公司治理的“杠杆效应”探析 下一篇:浙沪媒体调研:融合变局中广播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