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分析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20 01:47:59

体裁分析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摘要: 本文以体裁分析为着眼点,探讨体裁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学习循环”模式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环节中对开发英语学习者的体裁意识,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体裁分析;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与听、说、读等语言技能相比较,写作技能的学习难度更大。写作教学也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外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善于使用语义衔接词和从句,过多应用简单句,逻辑性不强以及在作文中时常会使用口语词汇与句型等(杜金榜,2001;梁文花、康淑敏,2010)。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坦言在用英语进行写作时,他们并未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与不同的体裁,只是把想法用自己所会的英文词汇和句子表达出来而已(褚羞花,2009)。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英语学习者在英文写作方面体裁意识的缺乏,而这种体裁意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Approach)和PPP教学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Teaching Approach)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对语言输入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学生在文章体裁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的指导。体裁教学法(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正好能弥补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法的这种不足(纪康丽,2004;褚羞花,2009)。

一、体裁分析与体裁分析教学法

体裁(genre)这一词汇,最初隶属于文学与修辞学研究的范畴,后来由人种学家将此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秦秀白,1997)。在语言学范畴内,尽管各个不同的流派对体裁这一概念的阐释各不相同,但这些概念只是在视角上有所出入,并无原则上的分歧。体裁在语言学范畴内所表达的含义是“一种话语的类型,是符号的社会分类”(丁建新,2007)。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裁的区分标准除了在语篇形式上的一致而外,更为重要的是被广泛认可并遵守的交际目的。

体裁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应用某一种语言来完成某一特定交际目的。它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为文体分析和语篇分析。文体分析解决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利用对具体词汇、句式以及结构的分析来回答文本含义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文体分析可以被看作是语篇分析的基础。语篇分析研究的问题是对于某一语篇所使用的语言是否能够满足此语篇所要达成的特定交际目的。

体裁分析教学法是指将体裁分析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在课程设计中根据需求分析选定语言学习者所要学习掌握的题材类型和表现不同体裁类型的教学语篇。在语言教学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入手,探讨语篇中不同情境以及由于情境不同所使用的不同语言,进而帮助学生了解由于交际目的不同所导致的语篇差异,建立学生的体裁意识,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语言特点方面和语篇建构方面的差别,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基于体裁分析的英语写作教学

体裁分析教学法强调显性教学(explicit instruction)。此种语言教学方法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于外语语篇的掌握不能像学习母语那样自然而然获得,而是要通过教师对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才能掌握。在语篇学习方面,教师的这种干预是帮助语言学习者掌握语篇的必要环节。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澳大利亚学派的体裁研究专家在多次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教学――学习循环(Teaching-Learning cycle)”模式的体裁教学方法能有效开发外语学习者的体裁意识,提高其外语读写能力。

“教学―学习循环”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包含三个环节。第一是示范分析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授课教师利用若干范文对某一体裁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此种体裁的交际目的和为达成这一目的所须完成的语言步骤,指导学生对语篇从宏观结构着眼,分析其各个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语言特征,学习语篇在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连贯与衔接方法。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先阅读若干篇同一体裁的范文。通过阅读预习,学生可以对本次课所要学习掌握的体裁有初步了解,便于在课上和教师进行探讨分析,进而完成对此类体裁文章的写作。课上教师以范文为例,对此种体裁的语篇结构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清楚明白语篇的功能及其所使用语言的特点。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找出此类体裁在语言的选取应用和语义的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应要求学生在文体和语篇两方面对比此种体裁与其他体裁的差别,还要帮助学生辨别同一体裁的文章在外语和母语中的差异。示范分析环节对文体和语篇的详尽分析可以为接下来的写作环节做好充足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协商写作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布置学生写一篇与范文体裁一致的作文。写作之前,学生和教师进行协商,在商讨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作文。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首先讨论与作文题目相关的专业知识、调查收集相关内容。在接受了大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学生利用在第一环节中所学习的语篇建构方式,商讨作文的整体语篇布局和写作步骤。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更多机会参加商讨,表述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启发者”和“记录员” 的角色。启发学生对作文语篇进行商讨和对学生的商讨结果予以记录。在这个环节的最后,学生共同完成一篇与第一环节体裁相同的文章,学生参与文章创作的全过程,为下一个环节中的单独写作做好准备。

学生单独写作是“教学――学习循环”模式在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给出作文选题,学生也可自行选择相关作文题目,独立完成作文初稿并进行修改。学生之间可相互对所写作文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作文进行评价。学生在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改并编辑自己的作文,最终完成作文的创作。

在“教学――学习循环”的过程之中,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协商活动都围绕着文体分析和语篇分析展开。学生在对语言的分析、理解和应用过程中对所学习的体裁知识有深入了解,前两个环节中大量的语言输入促动的同时也确保了第三个环节中有效的语言输出,良好地完成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任务。

三、体裁分析写作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范文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同一体裁的不同范文的阅读,是“教学―学习循环”模式的出发点,也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文体分析和语篇分析的前提。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范文,对同一体裁语篇所体现的交际目的和为达到此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语言及语篇建构有了良好的认识,从而建立了自己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体裁意识。

其次,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二语习得方面属于语言输出范畴。要想确保有效的语言输出,首先要有足够量的语言输入。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学习循环”模式在其三个环节中都强调语言的有效输入。学生在范文阅读、文体语篇分析、协商写作和对独立完成的作文进行互评的过程中,都是在理解、分析和使用语言。这些语言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出。

最后,体裁分析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笼统模糊的不足。传统的教学法指导下,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经常使用一些模糊笼统的评语,比如“语言尚可”、“表述稍有欠缺”等等。学生在看到这些评语后很难根据其进行作文的修改。体裁分析教学法指导下,教师在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可以在文体和语篇方面给出更为具体的评语,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体裁分析教学法在外语写作教学方面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我国外语教学界有一定的推广可行性与推广价值,可以应用于外语课堂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褚羞花. 英语写作教学中体裁分析写作法应用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97-98.

[2]丁建新. 体裁分析的传统与前沿[J]. 外语研究, 2007,(6):13-18.

[3]杜金榜. 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 外语教学,2001, (2):43-47.

[4]纪康丽. 体裁对比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86-90.

[5]梁文花,康淑敏. “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0,(9):74-79.

[6]秦秀白. “体裁分析”概说[J]. 外国语,1997,(6):8-15.

上一篇:浅析社会语言学 下一篇:爱与恨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