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例老年人体温观察

时间:2022-07-19 09:31:31

373例老年人体温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88-03

作为生命体征之一的体温,在急性、传染性疾病中的重要性无容置疑已得到了充分重视,但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在常规治疗、护理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老年人,相关资料很少。本文对我科2012.3-2012.9老年住院病人的体温资料进行了系统收集,以利以后的研究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人准备 老年标准取亚太地区标准≥60岁,体温测量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是指人在基础代谢状态下(清醒、安静、空腹)测得的体温,一般教科书上腋下参考值36.0-37.4℃ .平均36.8℃ 。深部体温取直肠温度,参考值36.9-37.9℃,平均37.5℃。体温表准备测量前核定均在35℃ 以下。

1.2 一般资料 病人来源为2012.3-20212.9我科住院的373名老年病人,均为男性 年龄范围60-98岁,平均79.3岁,排除了各种急慢性炎症和已知影响体温药物的服用者。

1.3 方法 每日清晨6点苏醒,未活动,未饮食者,腋下测量10分钟。合计11190人次。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以36.8℃为参考标准,采用单样本T检验,统计学差异设定为P< 0.05有意义。

2 结果

体温分布情况见表1,测量11190人次中,最高值为37.4℃ ,最低值为35.6℃ ,平均值为(36.2士0.57)℃ ,且绝大多数(89.33%)体温波动在36~36.4℃ 之间,明显低于正常人平均值36.8℃(P< 0.001).有显著差异。

3讨论

人体具有相对恒定的体温,以适应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体温的调节中枢的调控下通过多种因素的参与而实现的。其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的调节效应可引起一系列代谢和功能的改变,以利于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低体温一般可以分为2类:一类是为了一定的医疗目的在严格监控下的人工降温,如低温麻醉, 在许多缺血性疾病时,降低体温可降低机体代谢从而减少缺血性的损害,可以增加生存率[1];另一类是自己没意识到或无能为力下的低体温,既意外的体温低下。人体在受冷初期生理系统的机能增强,随着体温的降低各种机能减弱,造成稳态失衡。如心肌摄氧量降低,心率变慢,在33℃以下时会出现房颤;低体温能导致血压明显的冷加压作用,造成血压升高,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约增加21%),这些也是造成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低体温症可造成肝肾血流减少,并可发生肺炎、胰腺炎,多发性内脏梗死和末梢性坏疽,常可突然死亡。

增龄是一种综合性改变,人进入老年期后,中枢调节能力减退,运动、感觉系统功能和代谢功能均发生衰减,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体温调节。日本的一项调查报告中,对1025名60-94岁的老人进行了腋温测量,得出的平均值比一般人要低,国内资料也显示,气温的变化明显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这与我们的结论一致。有报道低体温导致部分温度调节能力弱的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D),同时还是引起患者糖尿病的一个因素[2]。冬季寒冷的气候对老人威胁很大,有的老人可以因低体温症而危及生命[3]。资料显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相干因素[4][5]。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面对老年人,特别是自理能力差和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患者,要把对体温的观察应该作为一个经常性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冬季,注意病室的温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夜间多巡诊,及时盖被,对潮湿的衣物和被褥及时更换。注意患者的营养补给,鼓励患者适宜的活动等。护理工作就是由这些琐碎但不失重要的细节组成,来不得马虎。

我们的资料不足之处为以测量腋温为标准,不如肛温更能反应病患的内部体温,另外缺少低体温对单个系统影响的重点观察,这也是需要以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Leon LR.Hypothermia in systemic inflammation:role of cytokines.Fmnt―Biosci,2004 ,9:1877 ―1 888.

[2]杨 丽 ,李晓辉 .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低体温对老年人的影响进展.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期 37-39

[3]DeBow S,Colbourne F.Bra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regulation in awake and freely moving rodents.Methods,2003,30(2):l67―171.

[4] 刘小颖,吴新民.围手术期低体温管理.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19):712.

[5] 车红英,庞晓军.低体温也是综合保温对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的效果观察.梁华珍医学信息No.08 2011 .3537 5O ~ 7O l2

[6] 祝梅华,何中英,白小英,姜衔萍,曾玉卿.为老年人测量体温的方法探讨― 附100例分析.中华护理杂志199O年第25卷第2期83-84

上一篇:李老师的穿刺经历 下一篇: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guided bone r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