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体育教学走出误区

时间:2022-07-19 09:06:01

如何让小学体育教学走出误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吉劳庆小学017000

【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教育对策

〖HJ0.9mm〗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近期我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作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有了较为健全的一套实施方案,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误区,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理论学习,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1.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

1.1重主体,轻主导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基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活动的规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能促进学生活泼、积极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个,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会常无意识地走向另一个错误――重主体,轻主导。

1.2重形式,轻效果

教学模式的形式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走进体育课,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将会产生。但教师的教学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即使有,也只是教学模式的形式化,也就是让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并提前安排好了学习、课堂教学程序变成教案的翻版,完成技术性的教学工作成了课堂教学中心,其它目标没有真正体现。学生也就没有了发展实践能力的空间。

1.3游戏教学变成形式主义

在一些小学,由于缺少教师、体育老师经常身兼数职,无暇钻研教材,往往有一些体育课做游戏,通常是“老鹰抓小鸡”或“投手帕”等。教师分好组,说好要求,让学生们围在圈子里,开始游戏,教师则忙着自己的事。如此游戏教学,它的用意呢?

2.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研究

2.1提高认识,再次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同,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需要“主导”和“主体”双方相互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主宰”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权利管理、启发和指导是教学工作的顺利保证,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学习,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体育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其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2.2加强体育教师的配备,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学会出现“重形式、轻效果”的误区,主要是由于体育育教学设备不齐和教师能力不够高决定的,加强学校体育教学设备和完善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农村)。至于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配备和进修。

2.3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要很好地运用游戏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游戏教学作用,对完成的体育教学任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个有趣的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体育赛事是一种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学资源。体育教师应合理地利用游戏方法,在教学中,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用游戏方法对于集中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体育教学顺利进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4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的兴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2.5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迅速获取知识,更深入的理解知识,我们要增加学生学习自觉性,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校体育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为了不被教”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其次是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尽管很复杂,但往往存在着一些知识类似或相同的情况。安排两个练习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根据不同的差异、不同的运动组织训练内容,所以老师教学生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去尝试,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锻炼效果。

3.组织选择性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体育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我加大学生喜欢的娱乐体育活动和教学竞赛课程安排,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是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总之,我们只要清醒的认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误区,在教学中切实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加以落实,才能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学生,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班主任要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下一篇:帮助学生构建良性的写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