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法

时间:2022-07-19 08:50:41

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法

摘要: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我国当前资源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其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探讨了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方法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将会是一项事关长远的事业。在当前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出行,值得探讨。

1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深化“车、船、路、港”千企行动等,初步形成了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各级交通企事业单位积极行动,全员参与,全行业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有效工作机制和良好局面。注重政策法规建设与完善,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指导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印发了近30项公路、水路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规范,初步形成了包括法规、规划、标准和规范等多层次的交通节能减排制度体系。设立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大力推广交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及可实现交通节能减排的操作法、工作法。探索研究交通运输行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发展路径,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政府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等研究,组团出席“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相关会议,有效维护了行业发展和国家气候变化谈判的整体利益。

交通节能减排不但涉及多层次的环境问题,而且也涉及极其广泛的社会经济层面,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保障和财政税收等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加之我国当前亟需培育“自主品牌”,发展壮大交通产业;我国的交通节能减排技术,基本上是由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国有企业承担开发等这些特殊政策背景,使得我国交通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完善成了涉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产业界、“自主品牌”企业、机动车保有者与公共交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群体的利害关系的一种博弈。其次,2 0 1 0年我国交通能源消耗量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6%,预计到2030—2050年,该数值将上升至10%~11%。同时,我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从全球范围来看,交通运输业在世界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比重均超过20%。因此,在快速增长的交通能源消耗量和较高标准的中长期节能减排目标双重压力下,我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形势日益严峻。最后,我国当前面临着交通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潜力尚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力度还需加强,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还有待健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任重道远等一系列问题。

2 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减排方法

建议在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综合推进制度性、结构性、技术性、管理性及出行方式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强化科技创新,健全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具体以突破政策瓶颈和融合智能技术为推手。

推行“限新驱旧”。推行兼顾地区差异性的“限新驱旧”策略。“限新”就是在新车市场只实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且根据“自主品牌”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逐步提高技术标准;而对“自主品牌”企业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传统汽、柴油新车,则不实施按照新车技术水平优劣而实施的财政税收补贴措施。这样的政策措施既能逐步提高新车市场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又不会出现财政税收补贴措施向技术水平居优势地位的跨国公司产品倾斜的局面,有利于“自主品牌”汽车的生存和发展。“驱旧”就是对超过一定年限的老旧车型实行“奖励报废、惩罚保有”的财政或税收措施,使促进老旧车型报废的“奖罚并行”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和奖励与惩罚资金的一体化。这样能够有步骤地从保有市场淘汰老旧车型,在稳步提高社会保有总量平均节能减排水平的同时,为新车市场创造稳定的新车需求。

鼓励绿色车辆。鼓励发展绿色车辆。我国自2010年6月试点绿色车辆补贴试点工作,但实际成效不佳。建议现阶段参考成功推行绿色车辆的国外案例,如新加坡对绿色小轿车、公共汽车及商务车、电动摩托车的补贴分别达到市场价40%、5%及10%的标准,适当提高补贴水平,注重完善绿色车辆基础设施,强化技术研发,降低绿色车辆的生产成本,提高适用性。

完善公路交通控制系统。当前我国道路交通系统采用的智能控制主要为倒计时信号,无法实现流量管理,难以有效疏导交通拥堵。建议开发和安装能不断收集交通数据(自动监测车辆和行人),进而根据流量,能实现自动、按时序、协调分配信号的自适应信号交通控制系统。全面启动公交优先计划,在各交叉路口配置公交优先检测装置,对接近通过公交适当延长绿灯时间予以放行。安装智能旋转闪烁道钉、配备倒计时计时器和音频信号等,规范驾驶,减少突发事故。

强化交通监测和执法系统。我国当前公路交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工作基础薄弱,缺少长期的数据积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各环节能耗量缺乏较为准确、可信的数据来源,导致无法科学全面地评价交通行业的节能水平和节能减排成效。建议研发并推行客、货车及内河船舶远程能耗与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搭建在线监测数据接收、分析平台,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运营各环节能耗与排放统计监测数据库。加强智能事件管理系统的建设,提升自动监测事故和拥堵且能迅速派遣救援车辆和传播拥堵信息方面的能力。在主要路口配置能自动检测超速、闯红灯且可实现车牌识别的高速摄像监测系统以及可连续监测、准确识别侵权车辆的公交专用车道智能执法系统。

健全公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共享实时路况信息,方便旅客通过固定或移动平台,提前修改或完善行程规划。建议近期通过完善综合公共交通地图,健全公共交通出行实时信息,推广车载信息服务系统和出租车预订系统,在中心城区配置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启用动态紧急车辆优先计划等措施,进一步健全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可靠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疏导交通拥堵,提高效率,有效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

改进公路交通收入管理系统。快速、准确地支付公交车费和车辆通行费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交通系统的安全平稳与健康。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结合实际、统筹全局的基础上,重新评估公共交通及设施的相关收费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健全收入管理系统。试用集各类公共交通费、停车费及车辆过路费于一体的智能交通卡,推广不停车收费技术,依托远程能耗与排放在线统计监测,实施差别收费。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要把推动节能减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要立足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工作。

参考文献:

[1] 杜晓鑫 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工作的适用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5

[2] 张在龙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3] 李涛 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J] 上海节能2010-01

[4] 蔡凤田 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对策[I]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08-06

上一篇: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业论述 下一篇:工业仪表远程数据采集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