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化的语言中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间:2022-07-19 08:12:22

在生活化的语言中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纵观近5年的高考政治试题,继续围绕教材知识和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而且试题越来越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开放性、探索性的特征,不断向生活延伸,实现了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

下面,笔者就结合201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38题谈一下现在高考试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原题再现

例.(2013全国高考卷・新课标Ⅱ・文综・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略)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12分)

试题材料内容比较“接地气”,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情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样的能力要求,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对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将是新课改形势下政治高考命题的趋势。

二、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分析及对策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高考材料题的特点,表面上看长而复杂,语言文字较为丰富。但学生只要认真分析一般都能找到材料的层次,这里尤其注意材料中的标点符号:句号、逗号、分号,这样我们就能基本上把握材料的逻辑结构。

例如,结合例题第二问: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从逻辑结构上看,每一个分号构成一个问题,即部分农民获得补偿低、就业困难、收入减少、没有社会保障。这样,作为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的政策性建议即: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偏低,应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应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部分被征地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应扩大保障体系覆盖面,并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这样我们的答案就显得很饱满,不是很空洞。

2.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解答例题中的第一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建立了一个工业园;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产值120亿;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这样把材料中的关键词牢牢把握住,再认真组织语言,才会使得答案显得充实。

3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多引进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事例,把本来枯燥的知识讲活讲透,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在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过程中才会如鱼得水。

4.培养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注重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多维度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以及文化等社会现象,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的完整思维。

总之,高考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在生活化的语言中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上一篇:唤醒生命意识 遇见课堂精彩 下一篇:农村小规模学校应追求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