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办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07-19 07:43:36

新东方办学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 要】本文从发展理念与战略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团队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以及教学机制等方面对新东方和我国的高职教育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东方;模式;建议

一、新东方办学模式分析

(1)良好的发展理念和精准的战略定位,并通过使命感和制度化使之演化为规范的行动。新东方自创办之日起就一直秉承学生至上的教育理念,同时针对出国热的骤然兴起,将自身的发展精准定位于为出国留学群体提供英语培训服务上。但这些只是为新东方的成功提供了可能,真正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是其通过使命感和制度化将美好的理念和愿景演化为规范的实际行动。(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质量是教育之魂,要将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新东方上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遴选、用人和薪酬三个环节。(3)重视团队建设,实施公司化管理。新东方非常注重团队建设,通过构筑共享发展的机制保持团队的稳定,同时,致力与引进规范、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将学校管理规范化,甚至于到美国上市,使之成为“透明”的公众教育公司。(4)打造服务链,实施产品标准化下的连锁扩张。新东方善于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依据自身品牌优势,适时延伸业务链,包括在优势项目上丰富外语培训品种,开辟出国咨询业务,并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研发统、文化产业、科技产业等多个系统发展,不仅拓宽了营收渠道,也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二、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已拥有院校1215所,招生规模313.4万人,在校生总数达到964.8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对照新东方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其粗放式快速发展的背后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的问题。(1)缺乏良好的发展理念作支撑,战略定位僵化。我国的高职教育严重依赖于财政,习惯于按各级政府意识办事,往往忽视教育的自身规律,服务意识淡薄,漠视学生和社会需求,教师使命感缺失,也不注意发展理念的筛选和提炼。在发展战略上,缺乏市场观念,僵守将高职教育视作普通高教补充的做法。(2)忽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在宏观层面上,我国的高教资源被重点用于985和211工程学校,资源的不足和地位的低下,本身就限制了优秀教师进入高职系统。在微观层面上,我国高职院校与普高一样,习惯于行政办学,有限的资源并没有被优先用到教师和教学上,教师收入、晋升和地位与其在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不相匹配。(3)行政制办学限制了团队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设,导致高职教育低水平重复建设。行政上的任命制容易导致唯上不唯实,是不利于高职团队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实施的。在学校管理上,专业教师的作用重视不够,更谈不上教授治校了。(4)忽视学生和社会需求,教学机制比较僵化。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教育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招生环节,而在满足学生需求、面向社会和企业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反映仍很迟钝。

三、新东方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1)要有良好的发展理念,找准战略定位,并转化为持之以恒的行动。高职教育不宜盲目模仿和制定过细的统一规范,应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彰显自己的差异性和特色化。应将高职教育作为与普通高教平行的一极独立发展,而不是作为普通高教的补充。(2)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高职内部,应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到教师和教学上。要不断拓展高职教师的遴选渠道,重视从企业和社会外聘兼职教师,以弥补技能型教师的不足。要重视高职院校价值观和文化建设,注重公平的选拔和晋升机制与职业精神的有效融合。只有教师队伍建设好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根本保障。(3)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使高职管理去行政化和规范化落到实处。伴随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办学的行政化能自然化解,而且可以拓展办学资金的来源渠道,引进规范、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使高职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利于避免高职教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资上的盲动性,增强市场观念,尊重办学的层次性、差异化和特色化。(4)重视学生和社会需求,建立良性循环的的动力机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职教育必须树立市场观念,在充分分析政治经济环境、科技进步、人才供求等基础上,统筹自身的教育理念、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文化、校际竞争与合作等因素,以资源配置绩效最大化为原则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而不是单纯注重招生环节。

参 考 文 献

[1]新东方管理模式探索.edu.省略/a/20110226/000112.htm

上一篇:探析大学教研室中的人性化管理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对提高《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