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餐点时间的糗事

时间:2022-07-19 07:42:57

幼儿园餐点时间的糗事

吃餐点,在幼儿园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它不仅是孩子们补充身体营养的需要,也是孩子学习就餐知识、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去看看孩子们在吃餐点时发生的糗事。

要将蟹肉饼带回家的一涵

场景:

今天上午的餐点是蟹肉饼,老师刚将饼分到小朋友们的手中,大家就开始狼吞虎咽。但一涵小朋友没有吃饼,而是用小手帕包好了饼,小心地放进自己的小口袋里。

“为什么不吃呀?”老师走到一涵的身边,关切地问。

“我奶奶爱吃蟹肉饼,我想带回家给她吃。”王一涵轻轻地说,同时还咽了一下口水。一涵从小是由她的奶奶带大的,她特别喜欢奶奶,所以,吃到好东西时就想到奶奶了。

点评:

孩子们要将餐点带回家是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事,这些餐点主要是一些便于携带的糕点等,孩子带食品回家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餐点是他们不爱的食品、将好吃的餐点节省下来给家人吃、肚子不饿等原因。当发现这种情况后,老师或家长们一定要先弄清楚孩子将食品带回家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果孩子是因为挑食等原因不吃餐点,要通过讲明挑食的害处、引导他们向其他小朋友学习等方法,帮助他们及时改正这一坏习惯;如果孩子出于爱心而将食品节省下来带给家人吃,则要在肯定其爱心的前提下,和他们讲明吃餐点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己开开心心地吃;如果孩子肚子不饿,也无需强求,为了避免浪费,可以让他们将食品带回家。

抢喝别人八宝粥的浩浩

场景:

今天的餐点是八宝粥,老师依次给小朋友们的碗里盛粥,先分到的小朋友端起碗就开始香甜地吃了起来,尚未分到的小朋友则眼巴巴地看着老师,恨不得立即就轮到自己。突然,先分到粥的明明哭了起来,原来,他的粥被尚未分到粥的浩浩抢去喝个精光。

看着浩浩满嘴是粥,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只好又给明明盛了一碗,这才将明明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但浩浩这时按捺不住又在东张西望寻找“作案时机”了。

点评:

由于受自制能力较弱、规则意识和物权意识尚未形成、家长过于放任等因素的影响,孩子们在吃餐点过程中抢吃别人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发生这些情况时,有的老师会以诸如不准孩子吃东西等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其实这样做是不妥的。

遇到此种情况,老师或家长们应当从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入手,规定就餐时的纪律,比如不得吃别人的餐点、等老师分完餐点后一起吃等,用规则来约束孩子们的行为;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让孩子懂得自己的物品和别人的物品是有区别的,不能轻易占有别人的物品,减少抢别人物品的“野蛮”行为发生;同时要加强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让孩子尽早成为餐桌上独享其食的“小绅士”“小淑女”。

吃到要吐的西西

场景:

西西的家长反映,西西这些天每天回家一口饭都不吃,问她为何不吃,她说肚子不饿,西西的妈妈来到幼儿园,想请老师关注一下她在幼儿园里是不是真的吃得太多了。又到了发餐点的时间,老师特意观察起西西。老师惊讶地发现,西西吃的明显比其他小朋友多,有几次甚至要呕吐了,但她还在吃。

点评:

一些幼儿园老师通过表扬吃得多吃得认真的孩子、批评吃得少吃得不认真的孩子等方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但由于孩子们理解能力有限,一些孩子误以为吃得越多就越是好孩子,于是出现了西西那样哪怕吃到呕吐仍然要继续吃的极端例子。

老师或家长们应当设法改变孩子们心目中吃得多就是吃得认真的错误观念,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食量自己决定吃多少,对吃得过少或过多的孩子都当众进行提醒,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

上一篇:矿物质总动员之十六―――钴 下一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三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