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竞技体育运动员”非专业素质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研究

时间:2022-07-19 07:06:58

“后竞技体育运动员”非专业素质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研究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范畴,它与本科教育共同担负着我国高等人才培养的任务。当代优秀的竞技运动员不仅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丰富的非专业素质,为自己后竞技时代立足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根据竞技运动员文化素质层次的不同,通过文献资料认为后竞技体育运动员在高职院校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职教育,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竞技体育运动员 非专业素质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Non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ost-Athletes" Adapts

to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U Maoheng

(Department of Sports,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51)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jointly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higher personnel training. Contemporary outstanding competitive athletes not only have outstanding expertise, but also a wealth of non-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post-athletic era based on the community. The author based Athletes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rough literature considered after Athlet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hoose their own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ultural qual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athlete; non professional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言

新形势下后竞技体育运动员期盼着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既能提高在运动生涯期间竞技体育人的文化素质,也培养运动生涯结束后竞技体育人的生存、发展技能(非专业素质),它对我国的整个竞技体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开拓竞技体育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来实现。

1 “非专业素质”的内容

“非专业素质”即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是学生独自地、专业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对其评价的能力和意愿。

(1)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处理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意愿。(2)方法能力是指自主学习和工作并在其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将已有知识技能来处理学习和工作场和应用的能力。(3)情感能力指的是其在职业规划生涯、社会生活方式中判断和认清目标的能力和意愿。

2 我国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的现状

(1)学校作为培养运动员的组织结构:部分学校按照利用市场经济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培养。主要是一些体育运动学校对运动员进行统一管理,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2)国家作用:是指由各地级体育行政部门设置、各级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等的方式体制来培养运动员。(3)社会团体作用:是指以经济实体的形式经营、管理、培养运动员。它培养的运动员倾向于职业化,在文化教育上重视不够。

3 我国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有关政策是看重运动员能否取得良好文化成绩。当前我国高校没有针对现役运动员的详细管理办法,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作为有效保证。(2)运动员不同于普通的在校学生,所以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的大中小学教学模式要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4 加强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运动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有利于运动员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以后就业的发展。(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运动员退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运动员的基础文化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其的自身修养,同时也可以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和生存发展的问题。(3)加强运动员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退役文化上的劣势使他们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影响其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国家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如果发展竞技体育的根基动摇了,将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5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形势下的竞技体育的关系

(1)高职教育就是有关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它是传授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我国需要各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知识,来维护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后竞技运动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地变化。高职教育从增加通用性和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长期发展而服务。(3)高职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所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高职教育可以在运动员运动生涯期间起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竞技运动员运动生涯后培养体育人的社会就业能力的作用、培养国际化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

6 提高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文化素质的对策与研究

重视全面素质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素质同时也应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强调专业素质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让人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

完善的高职教育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体系:(1)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队伍组建,使学生工作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转变为以非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职能, 对大学生(竞技运动员)进行思想引导、生活辅导和心理疏导,它是高职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前提条件。(2)利用所有教育资源。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发挥高职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外,还要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3)制定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不同要求与特点,制定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计划,要考虑各专业的个性,其基本内容不能局限于人文素质、人格素质、身心素质、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等。(4)可行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如:工学结合、岗位模拟、临场实践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

建立科学有效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在有差异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作出有效的评价,并将相关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时指明努力的方向。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发展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同时又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为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根据相应的文化基础进行各类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既能在竞技体育中拼搏,又能在退役后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会。

7 结论与建议

(1)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应向“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转变。还要建立专门教育机构,如课程设置、培养目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只有循序渐进,稳步改革,只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才能达到体育经济需求与院校培养之间的平衡协调。(2)以实践强化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建立跨校的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交流提供平台,使其积极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3)优化竞技运动员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新要求,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展开的虚拟课程式的非专业综合素质实践,使非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落到实处。

8 结束语

竞技体育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乃至整个体育团队的水平。竞技体育必须和高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起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较好地解决我们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及退役后的就业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办出地方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原.近5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1.11:38-30.

[2] 李群.开拓体育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2:76-78.

[3] 田永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3.3:85-87.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 下一篇:陕西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及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