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继电保护不稳定的事故原因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7-19 03:05:06

浅析继电保护不稳定的事故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 要:电力系统建设日益完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继电保护作为维持电网正常运行的主要措施之一,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对其的研究,针对现存的不足进行分析,确定各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完善。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不稳定事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事故原因;电力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57

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故障线路进行切断,并同时发送电力运行异常信号,在短时间内对电网进行有效保护,控制故障的进一步扩大。电网继电保护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各因素影响而导致稳定性降低,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对继电保护装置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来提高其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

1 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

(1)抗干扰失效。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效果对电网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其正常动作可以确保电网故障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处理,控制事故影响范围,减小停电故障影响。在电网运行过程中,高强度、高频率非电信号对继电保护装置产生冲击后,会导致其与电网被断开,尤其是对于敏感性强的电力装置来说,信号转化误差会转变为瞬态脉冲信号,造成继电保护装置直接启动,出现跳闸事故,降低电网运行可靠性[1]。

(2)参数偏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设置环境特殊,在长时间持续运行过程中,受电力元件疲劳老化以及外界腐蚀等因素限制,会增大装置实际运行参数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降低其运行有效性。并且在对保护装置进行检修维护过程中,忽视了参数整定工作的必要性,所选整定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采集失真,均会导致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参数出现重大偏差,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2]。

(3)绝缘失效。电力系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级线路设置复杂,具有较高的集成化,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强弱电之间很容易产生干扰。此种现象以线路布局密集区域最为严重,受静电效应影响,电力设备会吸附大量粉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随着粉尘数量的增多,将会完全覆盖线路焊点,使得电路之间直接形成同路,削弱继电保护装置实际功效,降低电网运行安全性,加大了设备短路、起火等事故发生的概率。

2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事故原因分析

(1)硬件因素。硬件因素为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硬件装置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运行效果,如中央处理模块、电源供应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等。并且电力系统运行时,经常会出现老化、绝缘等问题,这样就很容易会因为接地而产生运行事故,需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另外,高频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光纤、收发信机以及维波通信接口等部位发生故障的频率均比较高,并且影响效果严重。并且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元件,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减少对电力系统主接线可靠性的影响。

(2)软件因素。继电保护系统中软件部分出现故障,会造成保护装置拒动或者误动,进而会出现运行事故。软件系统故障常见有结构设计失误、定值输入错误、编码错误以及测试规范性差等,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3]。

(3)人为因素。工作人员是决定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其不但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以设计方案为依据进行系统建设,确保接线正确性。同时还需要做好后期检修工作,根据接线过程中极性错误等问题进行优化,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影响,提高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

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优化措施分析

(1)提高装置监测效果。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事故为目的,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完成监测检测方案的编制,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来选择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合理完善的监测方案,以及配备电力设备状态监测装置,来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可以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并且处理,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同时,检修方案要具有持续性,即能够满足时系统长时间运行需求,从装置类型与线路使用状况出发,来确定检修方法,减少运行事故的发生。

(2)提高信息应用效率。继电保护装置发生事故后,需要结合事故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综合研究事故所表现出的各项信息。假如并无信息指示或者是指示原因不明确,将会增大事故判断难度,很难确定是否为设备出现故障。针对此需要工作人员提高对事故及信息的重视,如故障录波图形、微机事件记录以及装置灯光显示信号等,并依据此来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事故。

(3)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为提高电网继电保护事故处理效率,降低其对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必须要确保所选检查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常见的有逆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以及整组试验法等。第一,逆序检查法。如果根据故障录波或者微机时间记录均不能确定事故原因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分析,即从事故结果出发,依序向上查,最终确定事故原因,一般被应用于保护出现误动作的情况。第二,顺序检查法。即通过调试与检验来确定故障原因,确保检查步骤的合理性,如绝缘检测、电源性测试、外部检查、保护性能坚持等,一般被用于微机保护拒动的情况。第三,整组试验法。选择运用整组试验法来检查动作时间与装置动作逻辑是否正常,缩短确定事故原因所需时间。

4 结束语

继电保护对维持电网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其运行方式以及设置环境等因素限制,经常会出现各类事故,出现误动或者拒动情况,降低其基本功能的发挥效果。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对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原因,做好各细节的管理,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提高其运行效果,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周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所产生的原因及事故处理方法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11):121+123.

[2]李青.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成因分析和事故处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3(21):199-201.

[3]王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124-125.

作者简介:关峰(198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学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和继电保护的二次设备调试和维护。

上一篇:探讨电网调度运行事故考核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下一篇:原油酸值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