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湖南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时间:2022-07-19 02:46:24

新常态下湖南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摘 要:本文从新常态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行业政策形势和挑战,将邵阳县的烟叶发展思路与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等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有效对接,提出了促进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新常态对策;湖南邵阳县烟叶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11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new normal, the paper analyzed and judged the policy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bacco industry. It connected the developmental way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to though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would promote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spanning development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innovation-development; new normal; countermeasures;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湖南邵阳县地处衡邵盆地西南边缘到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属于湘中岗地优质烟叶生态区[1]。该县具有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当地农民一直保持着烟叶种植的传统习惯。目前,烤烟已成为了该县特色产业之一。随着控烟形势日益严峻,烟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生存压力的增加使得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2],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对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行业政策形势与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从严控制公款消费、奢侈消费等政策出台,也在冲击着烟草产业的文化和市场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谁种,种多少”、“如何种,如何收”、“怎么卖,卖给谁”成为烟草行业加强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实现转型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国烟草行业正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四大挑战和“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收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烟草市场呈现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数量满足向结构提升转变的特征。中式卷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五化”同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土地大规模流转成为趋势,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3] ,“谁来种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烟粮争地矛盾显现,烟田地力退化,“在哪种烟”的问题日益严峻。

当前,全国工商烟叶库存居高不下,工业原料需求持续下降。今后一段时期内,烟叶“去库存、减调拨、调结构”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2 与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对接

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加强烟草等五大农业产业链建设,将烟草产业定位为千亿产业。湖南省局按照“发展湘南、稳定湘西、调控湘中”的布局调整思路,将加大计划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力度。在优化生产区域布局中,湘南烟区(郴永衡)国内调拨占比为60.2%,湘中烟区(长邵株)占13%,湘西北烟区(常张湘怀)占27%。

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烟草发展,把烟叶生产当作一项重要产业、当作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来抓,市政府把烟叶种植列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邵阳县在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十三五”时期,邵阳县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巩固发展“粮食、油茶、烤烟、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药材”等优势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

综上所述,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3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来看,烟叶生产受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烟草发展具有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同时,在“控规模守红线”的大背景下,地处调控中的湘中地区的邵阳县,烟叶生产应加快转型升级,以提高烟叶品质为重点,保持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烟叶发展方式转型

质量是烟叶的生命,因此要始终把烟叶质量摆在突出位置,转变传统烟叶发展方式,加快烟叶生产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产品规模型向品牌质量型转变,探索一条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突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4]。一是持续提高烟叶精益管理水平。烟叶精益管理是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加工与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转折点[5]。今后需从机构科学化、信息精确化、技术精良化、流程精益化、组织精密化等层面入手,充分发挥精益管理的简化作业程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生态安全等作用[5]。二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要立足雨热同季的宜烟气候,富钾的植烟土壤等自然生态禀赋,围绕邵阳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问题,深入研究邵阳烟叶的特色定位、特色品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育苗、施肥、烘烤等相关技术[1],充分彰显浓香型风格特征。

3.2 加快生产组织形式转型

近年来,尽管随着烟农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烟农生产的盲目性和烟叶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弱化,但是总体而言,邵阳县烟叶生产组织体系仍需优化,其基础性作用亟待强化[6]。邵阳县应立足特有的资源禀赋与要素市场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展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转型[6]。一是探索发展烟叶合作联合社。目前,邵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力量弱、内生动力不足。而合作联合社则能将分散的烟农合作社联合起来,充分实现烟农合作社规模发展 [7]。一方面,合作之后的联社成为一个实力较强的市场主体,在物资代购、物流资源整合、市场驾驭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谈判力,赢得市场地位,从而实现单个合作社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联合与合作,单个合作社的外部成本实现内部化,几个合作社在联合社内部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供应链整合等多种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降低单个合作社的交易成本[7]。因此,要积极引导合作社横向联合,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金、设施和管理等内部资源。组织形式主要为由联社全盘布局,统筹安排;分社则以专业化服务队的形式存在。二是优化生产主体结构。严控6.67 hm2以上的大户,重点发展1.33~3.33 hm2的适度规模户,适控0.67 hm2以下的散小户,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烟农。三是大力培育职业烟农。理顺政府、烟草、合作社在职业烟农培育中的关系,构建“政府引导、烟草扶持、合作社实施、烟农参与”四维长效培育机制,突出合作社实施主体地位,发挥其关键作用。以合作社为平台推行烟农分类管理,不断完善职业烟农评定管理体系[1],构建以合同履约率、技术到位率、工作配合度为关键指标的评定办法,建立职业烟农档案并实施信息化管理。

上一篇:关于“跨专业联合授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和... 下一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