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角色转换及实践初探

时间:2022-07-19 02:23:54

材料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角色转换及实践初探

摘要:根据材料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着重提高研究生对科技论文读、写和译的能力,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即学即用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材料科学;专业英语;角色转换;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64-02

《研究生专业英语》是我国理工科高校面向研究生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x修)课程,既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延续,也是本科《专业英语》课程的拓展。对研究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查阅专业参考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及参加工程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应的高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也要做出进一步调整。本文针对材料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在授课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1.对教学材料的取舍不当。与公共英语不同,专业英语的特点是词汇量大、词汇专业性强,每一学科领域所接触的英语词汇都有巨大差异。对于材料学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而言,就至少需要掌握材料力学、塑性加工、冶金、热处理、熔铸与凝固、金属材料学、腐蚀与防护等不同方向的专业词汇。并且,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对应新词汇也呈指数增加。例如,石墨烯材料和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发现拓展了材料学科的新领域。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又诞生了大量相关词汇。对这些英语词汇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研究生毕业后在本专业不同领域工作岗位上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目前的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20―60个学时不等,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这些专业性词汇教授给学生并使学生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显然不科学,并且有些学校把这门课程设置成指导性选修课,那么供教师发挥的空间就更小了。因此对教学材料的取舍就显得至关重要,什么样的教学材料能够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基础词汇?什么样的教学材料能够及时跟进新材料的发展?根据笔者与周围其他专业及兄弟院校江苏大学同事的交流,发现对教学材料的选取并不理想,有的是沿用以往学院里自编的教材,有的是由教师搜集的自己熟悉领域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要么信息更新度差,要么覆盖范围太窄,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方向专业学生的词汇需求。

2.教学目的不明确。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公共英语教学课程的主要目标。经历中学、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研究生应该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然而笔者在教授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时发现,学生在写作和和翻译方面能力偏弱,而听、说、读能力相对较好。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公共英语教学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编写侧重于阅读和理解,而生活中写作及翻译训练较少有关[1]。而研究生毕业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经常会要求对专业性较强的英文文献的阅读和翻译,甚至要求撰写科技论文,所以仅仅掌握一些专业性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对专业性文献的阅读翻译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研究生专业英语》的重要任务。

3.教学模式固化。公共课英语的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大学本科专业英语的目标是增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而研究生专业英语的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应用英语,具有较高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其课堂教学方式也应该与公共课英语和本科专业英语有所差别。然而目前研究生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仍然沿袭公共课英语和本科专业英语的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参与度很低,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积极性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专业英语局限于课堂学习,实际效果很差。

二、课程角色转换及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研究生专业英语》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读、写和译等与未来工作领域息息相关的能力;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课堂限制,培养学生平时积累、现学现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实践

1.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在第一次课时对研究生做的方向进行统计、列表并归类,以这些归类为依据,以在不同领域顶级英文杂志上下载的,且作者母语为英语的最新的文献作为教学资料。这样学生对本方向的文献将会更熟悉、更感兴趣,尤其一些新文献,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讨论,而其他方向的学生也对该领域进行了了解,这样既提高了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就必须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笔者是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的:预先发给学生一篇某领域文献,要求课后学习,查找总结相关专业词汇、论文的主题和创新点。然后在课堂上随机点名某同学进行讲解(以从事该论文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为主)。这些课堂表现都计入总成绩,并提高其比例,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平时积累的词汇,又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3.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要么由教师布置题目课下完成,要么直接以试卷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无形中灌输给学生英语只是一门课而不是日常应用的工具的思维模式,既割裂了学习的连贯性,也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因此,本人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小的改革尝试:即不定期进行课题写作演练。结束针对某一领域科技文献学习之后,设计一套虚拟实验,给出实验过程和结果,然后利用一课时让学生当堂课仿照学习过的文献模式撰写科技论文,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学过的专业词汇,并对虚拟实验的创新点进行挖掘、提炼。最后在下一次课题写作演练时教师对研究生们写作的论文给予点评。一学期可以进行至少三四次这样的课题写作训练,虽然在有限的时间里未必会提高学生的写作翻译水平,但是这种考察方式的好处是培养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即现学现用。

四、学生反馈

通过笔者授课实践以及课下与研究生们之间的交流,这种授课模式受到了普遍欢迎:

1.n程开始时研究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但是随着课时的继续进行,学生慢慢适应之后,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研究生们在讲解与自己方向相关的文献时经常会讲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体会等,通过亲自对文献进行讲解,课堂讨论,他们对一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更深了一层,甚至有些新出版的文献直接给他们的实验工作带来了启发。

2.通过课堂课题写作演练,大多数学生逐渐习惯了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模式,在自己撰写科技论文时也顺手多了。尤其一些进入课题组比较早的研究生,实验已经初见成果,但是写论文时仍不知如何下笔。而经过了课堂上布置的与自己方向相关的课题写作演练,相当于以文献的模板自己写了一次论文。在点评学生论文写作的时候,哪些写作习惯应当避免,不同部分内容(摘要、引言、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应该怎样写都一一给出修改意见,这对他们的科技论文写作带来了很大帮助。

3.针对平时阅读文献时对专业词汇量的积累,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交流和了解。虽然多数同学并没有形成平时积累的习惯,但是有几个平时学习较好的同学坚持做下来了。他们专备一个日记本用来记录平时阅读文献时遇到的专业词汇,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积累,他们记录了厚厚一本的词汇量,并在写作科技论文时信手拈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这一点从这几位同学平时的课堂课题写作训练就可以看出来。今后的教学目标是引导更多的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五、总结

以材料学科《研究生专业英语》为例,总结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转换《研究生专业英语》在培养研究生英语素质方面的角色,把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和翻译能力作为重点,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并不定期进行课堂课题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平时积累、即学即用的习惯,为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新,崔学深,盛慧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2]许京雷.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法初探[J].教学研究,2007,(12).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presented in graduate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in this paper,we proposed several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ng,as well as develop the accu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habits for graduates.

Key words: material science;special English;change the role;teaching reform

上一篇: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外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