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

时间:2022-07-19 01:55:14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严重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处理,尤其是避免有害裂缝出现。本文就从建筑工程混凝土经常出现的裂缝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处理和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A

混凝土通常是由砂石骨料、水泥以及外加材料等混合而成的施工材料。由于受到施工技术、自身收缩以及温度湿度变化等,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如何高效的控制和预防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把损失和风险降低到最小的范围内,同时要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承载力、抗渗能力和耐久性,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针对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一、建筑工程施工经常遇到的裂缝问题

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既有很难发现的微观裂缝,也有清晰可见的宏观裂缝,下面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裂缝做出分析。

(一)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水泥浆中的水分蒸发,混凝土就会产生干缩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混凝土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内部水分不同程度的蒸发而导致不同的变形,在混凝土表面,由于水分蒸发很快,产生的变形比较明显;而混凝土内部的泓度变化很小,在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产生拉应力,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同时湿度越低,浆体的干缩程度越厉害,越容易产生干缩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在遇到干热和大风的天气比较常见,成平行线或者网状,比较浅细,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二)沉陷裂缝

由于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土质硬度不够,比较松软,分布不均匀,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回填土不密实以及模板刚度不足、底部支撑不牢固就会出现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在气温很低的动机,模板支撑设置在冻土上,当温度升高冻土解冻后,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通常情况下,裂缝为深进或者贯穿性的,比较大的沉陷裂缝,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错位,其中裂缝的宽度与建筑的沉降量成正比,只有在地基平稳后,沉陷裂缝才能趋于稳定。

(三)温度裂缝

由于混凝土体积比较大或者施工地点气候温差比较大,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其硬化过程中,内部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就会导致大量的水化热能就会聚集内部不容易挥发出来,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就会快速升高,同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就会造成很大的温差,形成不程度的热胀冷缩,从而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在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裂缝;同时在施工地点,气候的条件出现异常时,受到寒潮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就会产生收缩的现象,由于受到内部温度较高的混凝土的约束,形成比较大的拉应力造成裂缝。

(四)混凝土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裂缝

在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产生的裂缝主要包括有混凝土内部的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拌和后,产生的碱性离子就会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通过吸收水分从而导致体积相对的变大,这样就会造成混凝土很容易出现酥松、膨胀开裂的现象,这种化学反应产生的裂缝会出现中混凝土结构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就很难补救。另外,在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中,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很薄,就会很容导致混凝土中的有害物质对钢筋进行腐蚀,锈蚀的钢筋体积变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胀裂的现象,通常会沿着钢筋的位置出现纵向的裂缝。

二、常见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法

在混凝土裂缝出现后,要根据裂缝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处理,保证把裂缝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一)灌浆和嵌缝的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灌浆法比较适用于对混凝土整体结构影响和有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具体就是利用一定的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输送到裂缝中,通过材料的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很完整的结构,从而起到加固的作用,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浆、聚氨酯以及环氧树脂等。嵌缝法就是沿着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造出一个槽,然后再槽中嵌入塑性或刚性的止水材料,可以有效的封闭裂缝。塑性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胶泥和丁基橡胶等,刚性材料主要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二)结构加固法

如果裂缝的程度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时,就可以采用结构加固的方法对出现的裂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办法:要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结构,采用预应力加固,增设支点以及喷射混凝土进行补墙加固。

(三)置换法

在混凝土出现严重裂缝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混凝土置换方法,就是先将发生损坏的混凝土进行清除,在重新放入混凝土或者替代材料。

(四)电化学防护的方法

这种方面主要利用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有效改变混凝土所处的状态,从而实现了钢筋防腐的效果。常用的三种方法有阴极防护法和氯盐提取法以及碱性复原法。

(五)仿生自愈合法

这种愈合的方法就是模仿生物对待创伤时,分泌某种物质,能够实现自我的愈合。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就是在裂缝中加入含有粘结剂的液芯纤维,促使混凝土内部形成仿生自愈合的功能,让混凝土的裂缝能够实现重新愈合。

三、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措施

为了保证混凝土出现不必要的裂缝,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首先,在设计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要保证结构处在自由变形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防止裂缝。要避免结构的断面的变化产生的变力集中;对于因为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加入到适当的膨胀剂;在设计中要重视对钢筋结构中的配置,尤其实在楼面和墙板的施工中。

其次,在材料选择和配合比例方面,要根据施工的要求和标准,选择很好的品种和等级水泥、砂石原料;要适当掺入适当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施工成本。要利用和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的方法,进行多次的实验确定膨胀剂的掺量。

最后,施工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在浇捣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的现象,可以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做好早期的养护工作,要尽量减少收缩的现象,管理好构件的湿润养护;还要做好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可以埋设散热孔和采用通水排热的方法,在混凝土浇捣成型后,在表面可以喷洒适量的水,并要覆盖薄膜和湿草栅、麻袋进行养护;对于地下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要及时回填土,可以有效的减少裂缝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裂缝是混凝土养护和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降低工程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裂缝的出现,保证建筑物安全和稳定,时刻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芦锐.关于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

[2] 耿涛.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河南建材.2013(01)

[3] 陈冠.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 2013(09)

[4] 吕济荣.探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措施[J].门窗. 2013(08)

[5] 姚俊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

上一篇:浅析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下一篇:浅析超高层建筑在运营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