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大植保理念减少农药污染

时间:2022-07-19 08:31:05

确立大植保理念减少农药污染

众所周知,农林作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贮藏、运销过程中,常遭到病虫害的危害,为了避免因其危害造成的损失,人们必须和各种作物的病虫害作斗争,其中人们最直观的措施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防治。这样不仅会污染环境和产品,农药残留还容易造成人畜中毒,反复大量地使用农药的结果,会导致多种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人们不得不加大农药剂量去对付日益猖獗的病虫害。大量的事实证明,在农林植物栽培中,对付病虫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也就是说要确立大植保的理念,来协调植物与病虫害及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关系,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达到减少污染,节本增收的目的。

防患于未然。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提高农林作物本身的抗病虫能力,这是在开展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环节。事实证明,抗性作物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其具体适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选用抗病虫的品种。抗性品种是指对特定的病虫危害具有避开、忍耐或不受害的免疫的特性。在栽培时利用对病虫具有抗性的品种,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是防治病虫大面积危害的一个非常有效而又很经济的方法。例如对番茄生产有重大威胁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方案中,有一条特别强调的是选用抗病品种和培育健康无病虫苗为基础的措施。目前已选育出的抗性品种有佳丽、阿库拉、佳美、欧宫、迪芬尼、齐达利、苏红10号、佳红8号、苏粉12号等等,在种植中表现出了抗黄化曲叶病毒的明显特性,种植这些抗性品种,可节省大量的化学农药而减少农药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2.落实育苗措施。选择苗圃、苗床培育好壮苗,是提高作物生长时抵抗病虫侵染的生产基础。比如在进行水稻、蔬菜育苗时,秧床、苗圃土壤质地、位置、排水灌水条件以及前茬作物和土壤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都必须综合考虑,防止通过土传而带来病虫危害。在育苗时,采用防虫网覆盖措施,能有效阻断多种病虫害的侵染传播。这一点在蔬菜及花卉苗木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推广的使用隔离网室育苗,苗床用50-60目防虫网覆盖,防止带毒昆虫和烟粉虱的效果十分显著。3.加强栽培管理。如清洁田园,处理田间遗留的种种农作物的残留物,减少病虫害的残留基数,降低病虫害的侵染及初次侵染来源。在播种时通过适当调整播种期,使作物易受病虫的危险期与病虫害发生危害盛期避开,就可以避免或减轻为害。合理密植可以减少由于病虫危害造成缺苗的损失,播种时深度要合适,过深会使幼苗出土时间延迟,增加了土壤病虫危害的机会。合理施肥能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提高抗病虫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加速病虫危害部位的伤口愈合;或直接杀死害虫等 。如水稻合理增施硅质肥料,促使茎秆坚实,减轻二化螟的危害;在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地区,通过合理施肥防止前期猛发旺长,后期贪青晚熟,对减轻水稻危害效果较好。土壤增施石灰,中和土壤酸度,可以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并减轻金针虫、甜菜象甲危害等。合理排灌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方面效果也较好。如对于三化螟越冬幼虫,可以进行灌水耙沤,隔绝氧气的供给,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窒息死亡。也可利用灌水来消灭稻田的黑尾叶蝉;合理晒田控水对防治稻田飞虱和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首选。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来防治农林作物病虫害,既可达到防治目的,又能节省化学农药,收到环保的效果,利用植物或其周围区域的草蛉、瓢虫、寄生蜂、寄生蝇、蜘蛛、鸟类等天敌,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在生产上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如利用赤眼蜂来防治水稻、玉米上的螟虫,利用养蛛或保蛛治虫,控制稻田飞虱等效果较好。在危害发生期,利用昆虫性外激素的方法,利用引诱剂可以招引三化螟蛾、棉花红铃虫、桃小食心虫等雌蛾,诱杀后可减少产卵量,控制发生基数以降低危害;或者在引诱剂中加入绝育物质使昆虫后产下的卵不能孵化,达到害虫绝育的目的;或者在田间释放大量性引诱剂后,使雄蛾迷向,找不到配偶而达到治虫的目的等。目前,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及交叉保护作用,去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甚至可以杀灭它们,以达到以菌治病的目的。能使昆虫染病而死的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菌、立克次氏体、原生动物及线虫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前三类,常见药剂有苏云金杆菌(细菌制剂)、白僵菌(真菌制剂)、核多角体病毒(病毒制剂)等。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机械设备及某些现代化工具和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如捕杀法、诱杀法、挖障碍沟等等。

综合治理是良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农药的使用造成了作物及环境的污染,目前减少农药污染最现实而有效的方法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除采用上述的几种手段和方法外,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也是十分重要的措施。预防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是减少用药量降低污染的重要措施。首先是把好病虫人为传播这一关,在引进和购入农林作物的品种时,一定要严格检疫,防止病虫害特别是危险性病虫害的乘机而入,这样的教训实在太多了。防止它们随种子种苗等随同带入而扩散传播,如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甘薯黑斑病等都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成为当前威胁性很大的病虫害。其次是配合栽培管理措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每种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其规律,实行一些避害措施,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大发生之前,既可减少农药使用量以控制污染,同时也为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条件,减少对农林作物的损失,将病虫发生危害的防控措施渗透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以达到预防或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是减少农药污染的根本措施。一是改变农药的使用方法,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是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些有特殊危害方式的害虫,特别是一些蛀干性害虫,由于其生活隐蔽,故可采用熏蒸法、熏杀棒、药剂封干、干基撒药、涂毒环等防治方法来减少农药使用量。运用混配技术,降低常用使用量,低水量喷雾法代替常规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如将喷雾器的喷片孔径由1.3mm缩小到0.7mm,每亩水量由100公斤减少到10公斤,应用井冈霉素进行低水量细雾喷洒,其防病效果不仅在早、中、杂交稻上都达到90%以上,等同于常规喷雾法。目前在植物病虫害中,蚜虫、螨类、蚧类是使人头痛的三大小型刺吸式害虫。它刺吸植物汁液,喜干燥窝风环境,每年5月份至6月份大量发生,由于其个体小,繁殖量大,发生代数多,所以防不胜防,如果在发生初期或发生量小时,利用高压喷雾枪产生的压力对害虫进行冲刷,可降低害虫的发生基数,对缓解害虫危害是非常有益的。近几年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与土壤带菌也有一定关系,如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菌均可在土壤内寄生繁殖。因此,应抓好对水稻田的土壤处理,目前可用于土壤处理的杀菌剂较多,如多菌录、福美双、代森铵、甲基托布津及其复配剂,使用用量应适当加大,一般每亩在150克以上。可与基肥拌匀施入,以保证水稻栽后25-30天内不发生病害,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总之,病虫害的防治是多方面的,掌握了各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在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下灵活运用,对一种害虫可采用多种防治方法,一种防治方法可兼治多种害虫,各种方法相互协调与配合,一定能有效地减少有毒化学农药所带来的污染。

(李翠英)

上一篇:英国海军的石油之变 下一篇:哈尔滨市部分高校学生身体质量指数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