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研究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7-19 06:55:20

关于基层研究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企业文化标志性语言,“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核心理念、“创一流科研成果,打造名牌研究院”的企业愿景、“勘探与开发并进,人才与科技共兴”的管理理念、“人才是油气之源,知识是强院之本”的人才价值观,不仅融合了新老科研人员的心血,而且凝聚了我院发展过程中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关键词]研究项目;文化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56-02

1 基层研究项目文化建设首先应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什么是企业文化?广义上讲,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上讲,它主要指企业的精神文化,也就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愿景、理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企业发展进程中所有文化积累与提炼的过程,它虽然是通过几句话表达出来的,但绝不是虚幻而空洞的口号,它发端于“心”,并非来源于“脑”。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需要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企业文化是实践文化。它作为一种以企业精神为主体的实践文化,具有个性化、特色化,即使形式差别不大,但内涵绝不相同。比如,英特尔和可口可乐的文化差别就非常大,但它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攒”出来的,不是“抄”过来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的任务。二是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著名企业家牛根生说过:“企业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科学技术决定着资源使用的效率,而文化决定着资源使用的方向。”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作为以人本为主的文化,要突现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与发展方向。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塑造人,其落脚点应放在员工的爱岗敬业上,使员工无形的素质体现在有形的岗位上,也可以说是引导职工先做人、再做事。三是凝聚力建设要靠文化而非权威。文化是一种积淀,它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可以说它是动力的源泉,具有主动性。而权威只是管理者权力的一种象征,对员工而言是被动地接受。因此,团队凝聚力建设更需要文化的导引,让员工透过文化凝集在管理者周围。

2 基层研究项目文化建设应把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重点

一是项目文化建设要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科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的竞争,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成功的科研项目将是学习型项目,学习越来越成为单位生命力的源泉。项目的发展需要透过项目文化,建立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我院,科研项目中员工构成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因此,开展学习型组织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是项目领导要有足够的认识,合理解决当前存在的工学矛盾问题,切实把学习型组织建设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二是项目文化建设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在现代化设备运用中,每个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就是软件比硬件更重要。人其实就是科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软件,用好了人也就意味着成功。建立项目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凝聚作用,通过员工的习惯、知觉、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沟通员工的思想和情感,使员工围绕单位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产生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焕发员工的能动精神,最有效地推动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三是项目文化建设要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紧密结合。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融合许多人的智慧和实践。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发挥好每个成员的积极作用。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尽相同,就需要不同层次人员的组合与协调,在这个课题中是研究骨干,在那个课题中可能就是研究助手。所以,首先要形成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封闭不利于人才成长,联想集团就制定了5%的流动率,走人、进人能调节企业的活力,也有利于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其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职务、职称晋升机制。要创造人才发挥潜能的公平竞争环境,使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制度,给有真才实学的人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再次是建立一套适用的人才培养机制。把人才培养作为单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要舍得投入,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经常性地开展跨学科的技术交流和知识讲座,为科研人员成才提供条件。要消除形式上的学历教育,克服“工作离不开”的思想,对愿意为单位发展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送出去进行培养。最后是建立一套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考核认知机制。要定期进行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考核,为有效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

3 基层研究项目文化建设应突出本单位特色

一要建立愿景文化。愿景的本意是所向往的前景。它是人们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没有共同的愿景,或者说愿景能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是领导者领导水平的分水岭。比如员工的奉献精神就与组织的共同愿景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共同愿景,那么奉献的行为不仅不会产生,连真正遵从的行为也不可能。在《第五项修炼》中,彼得•圣吉博士精微地分析了奉献、投入、遵从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没有共同愿景的组织往往只会导致员工对上级对组织的被动式遵从,而绝不会导致对组织的真诚奉献。所以,基层研究项目应结合单位实际建立愿景,并以此来凝聚所有职工的力量,让职工有目标、有追求,并愿意为此而奋斗。二要建立制度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章,是人人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既是对单位自身利益的保护,也是对每一个员工的爱护,是一个单位正规化建设的最基础的保障。科学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促进单位发展。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研究项目应建立一定的制度,比如各类奖金分配制度、科研成果排名制度、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课题组协作制度等,以此来激励和约束职工,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还要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充分调动每个团队成员的积极作用。项目管理后,每个项目的工作量增大,每个人的工作任务繁重,单位凝聚力和战斗力虽然在提高,但是由于领导与职工的交流沟通少,团队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通过个别交流等形式,进行领导与员工思想和感情的传递与反馈,一方面可以拉近干群距离;另一方面可以统一思想、消除误解,把每个员工的力量都发挥到极致。三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舞台和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则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和智力保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文化建设、作用于文化建设,必将为项目发展带来积极的效果。要重视发挥项目领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项目领导整天和职工在一起,最容易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也能最先了解到职工情绪变化、实际困难和个人诉求。发挥好项目领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问题和矛盾的早发现、早解决。

上一篇:保险电话营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下一篇:由国内人口迁移的马太效应看教育资源的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