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附112报告)

时间:2022-07-19 04:38:17

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附112报告)

【摘要】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非手术疗法,一般作为首选,其次是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是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情况下所采取一种治疗方法。这里所阐述的是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53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35-02急性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具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急腹症的表现。肠梗阻有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等特点,准确地把握治疗时机和恰当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键。

肠梗阻的主要体征为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亢进,可闻及气过不声。临床主要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可伴发热。

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可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以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为主。同时使用生长抑素以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应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广普抗生素,亦可采取导泻等治疗方法,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现在我们主要讨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手术时机。我院自2011年以来,应用非手术疗法共收治112例急性肠梗阻病人,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病人中,男81例,女31例,年龄13-79岁,平均39岁,无手术史者9例,有1次腹部手术者63例,2次手术者22例,3次手术者11例,本组病例均是采取了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肠梗阻分型:主要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管改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或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原因)。2护理及观察

2.1禁食及胃肠减压急性肠梗阻病人因肠管功能障碍,肠道内容积聚,肠管膨胀,引起腹痛,腹胀,久之可使肠壁变薄,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丢失,严重者肠壁血运受阻,出现肠管坏死,使病情加重,禁食可去除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胃肠液的分泌,同时也可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减少,从而避免腹胀加重,胃肠减压可吸出胃内大量内容,通过正常生理反射途径控制消化液的分泌,以达到减轻腹胀的目的。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致关重要,可使肠道休息,恢复生理功能,恢复肠腔通畅。上消化道正常时分泌液体多达4000ml左右。急性肠梗阻时,只能通过呕吐有效的胃肠减压途径排出体外,所以在护理上要仔细观察胃管引出量,性状,绝对避免胃管阻塞。一般在吸引开始时量较多,插管2天内平均每日在1000ml以上,本组有1例第一个24小时引流出液体近3000ml。有效时每日量逐渐减少至1000ml以下,梗阻解除后引流量急剧减少,最终每日引流量少于200ml。在梗阻未解除而中转手术病例中,每日平均引流量大于1000ml。因而每天引流量秩序大于1000ml而无临床症状缓解倾向时,应及时报告医生。某些病人还需用灌肠方法来促进肠管在通,此方法是通过刺激激惹肠管,使肠蠕动恢复,促进排气排便。在治疗过程别要注意排气情况,小量排便有时是肠管在通的假象,而排气才是梗阻缓解更重要的标志。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肠梗阻病人病情变化快,临床经过复杂,这就要求护士在接治病人后应迅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治疗中应准确记录体温、脉搏、血压、腹痛的性质,腹胀的程度,呕吐频率、量及呕吐物的形状,排出物的形状、颜色、数量及治疗后症状的缓解情况,病情有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用积极措施。例如:1例胃癌术后病人,确诊为肠梗阻入院。病人症状典型,体征明显,经保守治疗后,病情缓解,但数小时后,病人腹痛腹胀加重,呕吐频繁,及时报告医生急诊手术,病人得以挽救。

2.3中医疗法肠梗阻的中医治疗以通里攻下为主。本组病例有8例采用了中医疗法。肠梗阻的病理表现,最初发生改变即为肠膨胀,就临床表现而言,任何类型的肠梗阻也多有腹胀的共同特征,因滞留的食物发酵,水湿失运、气机失调则血不流畅而致腹胀,因而选择了驱风利气、消胀通闭的方法。选防风、羌活辛温之味性,推滞药走肌肤,借以排除梗阻后的肠管膨胀、胀气、与木香、砂仁为伍祛风、消胀、调胃肠。厚朴降气,通滞引气下行,形成快利气分、消除内积生风而通调气滞的作用。川军除能增加胃肠蠕动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而且经实践证明不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切口愈合不产生影响。芒硝含水硫酸钠,可润燥、软坚、通便,故用药后即有便意。根据中医“以通为用”和“既病防变”的治疗原则,护理上须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每一个环节,严密注视病情发展,特别是高度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出现,护理工作中应注重时间的观察,强调一个快字;严密观察病情,注重一个“细”字;加强心理护理,兑现一个“快”字。在用药1-2次后腹痛、腹胀缓解,排气、排便通畅。X线复查液面消失,停用胃肠减压,试进流食者可判断中药治疗有效。

2.4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建立平等互信、相互尊重的护患关系,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其次是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鼓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病情良性发展,早日康复。还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善于解释疏导,谈话要态度自然,有礼貌,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既肯定正常谈话内容,不可表露厌烦、否定的对立情绪,与病人交谈时,一般少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门术语,交谈中要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和自然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非语言性沟通。同时要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视病人为亲人,尽量解除病人的痛苦。3体会

通过本组112例急性肠梗阻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我们体会到,急性肠梗阻临床发病急、进展快,要求护理工作积极主动,细致全面,迅速准确。在治疗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分析判断每一治疗环节的变化,防止一味追求保守治疗,而致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所发生。一旦发现病情进展迅速,腹痛剧烈,且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腹阁有不对称的隆起或触及孤立胀大肠襻,有休克早期症状或经抗休克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胃肠减压减出液有血性或有血性粘液便等,应及早手术治疗。所以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对提高肠梗阻的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很大意义。参考文献

[1]邵立民.腹部术手肠梗阻诊治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0期.

[2]杨勇.老年性肠梗阻围手术期治疗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0期.

[3]王月.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6期.

上一篇: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下一篇: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