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时间:2022-07-19 02:29:39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内容摘要】当前,中国不少建筑师在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画意美学,王澍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代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与天人合一的美学理解,结合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规划布局及建筑语言来阐述在西方现代建筑大行其道的今天,建筑界普利兹克奖获奖者王澍如何保持自身的建筑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关键词】画意美学 象山校区 建筑 王澍

王澍不是唯一探索营造建筑画意的建筑师,在他之前,中国已有许多学者和建筑家对于建筑画意进行了长期探索。从吉尔平到城镇景观运动,从新粗野主义到拼贴城市,西方画意美学所追求的种种特质与王澍的建筑语言不谋而合,虽然西方画意美学思想对王澍的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建筑设计语言更多来自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理解。普利兹克奖的获得也正是世界建筑界对其思想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一、画法之美 ――传统绘画线条语言的转化

中国传统绘画向来重视线条表现,线条不仅作为画面表现的元素,更是作画的技法与手段。它不仅用来标志事物的模样和外形,其笔墨变化也表达了中国传统文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中也讲求用线,亭台楼阁往往以优美线条的造型展现在我们面前,建筑基本格局的结构线条,犹如绘画中富有韵律的轮廓线一样。不过,总体而言,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王澍在象山校区设计中将中国画的线条美感加以提炼,赋予其现代特质。校区建筑在线条的贯穿运用下大气统一。单体校舍的立体造型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线条语言,从反曲面屋顶的曲线到立面网柱造型,再到蜿蜒曲折的廊道,整个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中均运用了线条。而线条并不是在琐碎地拼接,是将整体校园的规划考虑其中,让线性的步道贯穿于建筑中,让其建筑更具时代感。而线条同时也彰显了南方建筑的特色,更表达了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理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平面的、二维的,但在王澍的建筑设计中,它变成了三维空间中的实践形态。传统绘画线条的美感在王澍建筑语言中的转换成为其建筑创作的一大特色。

二、画式之美 ――传统绘画程式化的运用

“程式”,即程序、式样、法则。“大凡要求离开生活的自然形态远一点,即加工美化比较多,形式感较强的艺术,都会有某种程式性”(龚和德《戏曲人物造型论》)。换言之,越是如实描写,这种“程式”越觉无味,从而陷入繁琐细节的堆砌,窒息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因此好的程式特别强调主观感受,但又不是脱离现实形象的臆造,难在似而不俗。《芥子园山水卷》的创作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程式化语言与画面多变的生成方式的辩证关系。王澍创造性的在现代建筑立体空间的布局中运用了程式。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他采用的构图法是一个简单的“回”型平面元素,通过对“回”型单体建筑平面比例、大小、长宽比的巧妙变化,即以几乎程式化的造型语言,表现出丰富的空间环境变化,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平面罗列。在其立面开窗的设计中,不是单纯地从形式上去刻意追求程式化的表面效果,通过简单的方形,在大小、长宽比上做出丰富变化,同时兼顾室内不同的采光要求,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做出形态不一富有韵律的变化。

三、画境之美 ――传统绘画意境的表达

中国山水画在诗境、画境、禅境表达中,将远、静、虚、空发挥到了极致,打破了心灵与时空的限制,物我交融心会合一。王国维把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意境在山水画中的表达是后世文人的毕生追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追求一种“平远”的效果或超大广角的视野,建筑与人并不是孤立存在,通过建筑中不断变换的空间步道来感受建筑不同的空间表情,而行进过程中视野的不断变化,同时也在调动着观者的情绪与心理活动。这一效果呼应了如同五代画家董源《潇湘图》长卷中所绘山形一般的丘陵地貌,又如评论家史建所说,“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步移景异,层层递进,同时表达了一种长卷式绘画边走边看的全景感受。”观者身在其中漫步在起伏蜿蜒的步道上,建筑与环境,人与建筑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四、自然之美――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升华

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不仅追求自然、自在之美,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观念。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在空间上的应用当属中国传统园林为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和“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法则。“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都转换为见诸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舍的语言要素。从藤蔓植物的选择到墙面的自由开洞,王澍在校舍空间造型中不断创新着传统的造园手法,象山校区营造出了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意境。而建筑材料的创新使用才是王澍建筑自然之美的精神内核,在象山校舍的设计中采用废弃的建筑材料和一些陈旧的碎瓦片,减少材料的浪费,真正体现了生态设计美学。这些材料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唤起了我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想与回味。材料所包含的历史记忆通过再利用,通过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因而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王澍的建筑思想与设计语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度表达,其作品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是睿智的,在浮华的世风下还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建筑的本质,通过自己的作品体现了自己独到的视角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深见解,并使之贯穿其中。普利兹克评委会对王澍这样评价道:“在打开新的视野的同时,又与场所与记忆产生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参照历史。……具有强烈的文化延续性并使传统焕发生命力,在这方面王澍的建筑就是典范。”在国内建筑风格多变,许多设计师将目光投向西方的今天,王澍依然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那份珍视,并将其转化为现代建筑语言运用到设计中,极富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澍.营造琐记[J].建筑学报,2008(7).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范美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赖德霖.从现代建筑“画意”话语的发展看王澍建筑[J].建筑学报,2013.

[5]王澍.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宁波博物馆创作笔记[J].时代建筑,2009(2).

作者王雪垠系北京林业大学2012级设计学在读研究生

李昌菊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上一篇:“游”于中国古代江南园林 下一篇:浅析立体构成的空间认知与空间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