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18 10:11:43

谈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基础性与其多功能性,决定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因此,语文课程的改革,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在实践中,根据小学语文课改精神,我从培养儿童语文兴趣,启发儿童动脑、动口、动手,尊重儿童玩的权利、学用结合等方面人手,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教材内’容,融人儿童生活实践展开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尊重儿童文化,爱护“童心”,激发“童趣”

初入学的儿:童,对枯燥的汉语拼音兴趣不大,怎构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那就得让他们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学习,引导他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绍验,猜谜语、编顺口溜、拼图、做手势等,在趣味中学习拼音。如在学习中区别声母b,d,p,q时,要求学生自己做一个半圆形的硬纸片或一根小棒,看能拼成哪些字母拼好后自己读出来,或者请同学读出来。同时,我又根据拼音的形状或读音叫孩子们猜谜、比手势。如教学声母“y”时,要求儿童用左手或右手做出“y”的形状。课文中还有很多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图,启发儿童对照情景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编故事、编儿歌,把枯燥的拼音教学课堂,变成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趣的愉快场所。

二、尊重儿童的爱好,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由儿童的天性所决定,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想去做一做。一次,我看见孩子们很有兴趣地叠纸飞机,弄得满教室都是纸屑,我想,何不引导他们制作拼音卡片。孩子们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数孩子在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做出了精致、美观的拼音卡片。有了这些卡片,开展课堂活动就力便多了,如相互出示卡片互相认读、开火车、小组轮读。同学之间进行比赛等等。引导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动口,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尊重儿童“玩”的权利,在“玩”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玩是儿童的权利,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初入学的儿童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在教学中要注意维护儿童的权利,利用儿童的天性,在玩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拼读活动中,让一部分学生拿着不同的声母,一部分学生拿着不同的韵母,然后各自去找朋友、去抢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拼读出来,然后轮流交换自己的声、韵母卡片,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每次以朋友找得多的为优胜,这样的“玩”,不仅让学生获取了书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尊重儿童的个性,给每个儿童都展示一个学用语文的平台

一个班的学生,个性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能唱会跳,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个性孤僻、不善言语,在同一教学环境下,不一定就能适应于所有儿童。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例如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家庭、社会、自然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编词语、说句子、唱儿歌、编小故事,收集自己所遇到的姓氏宇、排匾字、包装袋上的字等,并整理粘贴成画,利用以上所收集的语文资料,引导儿童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在这些活动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并用自己的个性优势去感染他人,融洽整个集体。另外,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要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予肯定和表扬,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尽可能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从而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

总之,语文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改革,它还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怎样才能适应当今的高速发展,这将是我们要研究的永恒主题。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下一篇:基于ASP的网络数据库访问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