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及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研讨

时间:2022-07-18 09:50:52

护理及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研讨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是医学院女生群体中的主要部分,而护理系女生又是个特殊的女大学生群体,它的特殊性在于该专业录取的全部为女生,性别构成单一。本研究探讨这两个群体的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差异,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对她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自某大学医学院女生700人,临床女生346人(占49.4%),护理女生354人(占50.6%),年龄18~25岁;大一182人,大二199人,大三197人,大四122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大学生,既往无精神病史和严重疾病史,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

1.2调查工具

1.2.1大学生压力源问卷[1]

参考由陶琪编制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经预调查后变为25个条目,采用5级计分方式,每个条目得分在1~5分之间。

1.2.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2]

由解亚宁编制,共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1~12个条目为积极应对维度,13~20个条目为消极应对维度,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

采用团体方式施测,于2010年4月12~15日发放问卷,测试时间约为10min,现场收回。发放问卷时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720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2%。1.4数据处理将所有数据资料输入SPSS11.5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处理。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方法、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结果

2.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用常见压力源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1~5分之间。压力源平均得分为(2.98±0.52)分,高于理论中值2.5分。不同专业间压力源平均得分:护理系为(2.94±0.54),临床医学系为(3.02±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

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1.905,P=0.057)。不同年级间压力源平均得分:大一为(3.017±0.54),大二为(3.019±0.47),大三为(2.983±0.50),大四为(2.9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7,P=0.109)。2.1.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排名前10位评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大于3的条目得分及排序,见表1。

2.1.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将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运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下列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2.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

2.2.1应对方式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简易应对方式得分运行描述统计分析,各项目得分在0~3分之间。得分大于等于2(有时采取)的项目包括: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①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2.15±0.78);②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2.11±0.80);③改变自己的想法,重新发现生活中什么重要(2.11±0.79)。这3个项目均为积极应对的条目。

积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91±0.42;消极应对方式平均得分为1.19±0.48。

2.2.2应对方式差异性分析

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应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3。不同年级间应对方式比较,积极应对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级间的差异再经LSD两两比较,大一学生得分比大二、大三、大四都小。见表4。

2.3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积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273,P﹤0.01)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36,P﹤0.01)。

3讨论

3.1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竞争、就业、学业、家庭期望、经济压力成为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群体压力的主要来源,与查康[3]所调查的女大学生压力和姜海燕等[4]调查的医学院大学生压力事件比较相似。

3.1.1竞争、就业压力“想要获得奖学金或三好学生等荣誉”、“同学间的竞争较激烈”、“毕业找工作很难”分别排第1、4、8位。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加剧,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竞争之中。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加大了大学生竞争就业的力度,也是形成大学生诸多压力中最主要的压力源。

3.1.2家庭期望“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排第2位。此条目得分在4以上的被调查者有494人,占70.6%。即70.6%的女大学生觉得承载家长高期望值是形成她们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3.1.3经济压力“每年要交纳的学费和住宿费较多”、“找不到合适的挣钱机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分别排第3、7、10位。学生上学的费用一般来自家庭,由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所需费用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则影响更大,他们不仅要面对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她们都是女生,普遍具有爱美心理,要经受更多的物质上的诱惑,再加上部分同学间消费的相互攀比,也会使她们产生很大的压力。

3.1.4学习压力“上课时有的内容听不懂”、“学业任务繁重”、“想好好学但学不进去”分别排第4、6、9位。主要由于医学课程偏重理科,对于女生来说,若想学好,必须付出比男生更多的努力[5]。还有部分学生感到所学专业非所爱,使她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矛盾痛苦之中。

3.2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常见压力源差异性分析

3.2.1临床医学系女生在“毕业找工作很难”、“所学的专业就业前景不乐观”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都比较大,其中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系女生就业压力尤其显著。医科院校本科生的就业单位一般是基层一级医院、较偏远地区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内心期望值和现实有很大差距。要想分配到较大的二甲或三甲医院,必须要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而临床医学的学制是五年,女大学生本科毕业时平均年龄都要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1~2岁,再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又比较困难,所以她们在就业与读研之间难以抉择。而护理专业的学生学制是四年,本科毕业基本都能在二甲或三甲医院就业。因此,临床医学系女生比护理系女生就业压力要大。

3.2.2临床医学系女生在“学业任务繁重”、“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上感受的压力比护理系女生要大。临床医学系比护理系学生的学业任务繁重,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家人对我的期望较高”,这可能与社会对临床医学与护理这两个专业的职业认同不一样,一般观点认为临床医学的发展空间要比护理大有关。

3.2.3护理系女生在“不知道将来适合什么工作”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通过问卷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表明,护理系的学生尽管在就业上存在的压力不大,但有相当一部分护理学生不热爱护理专业,对专业的认同感不强,毕业后不想从事护理专业,想改行,可又不知适合或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这与我国现阶段本科毕业的护士与大专、中专毕业的护士所干工作一样,她们感到体现不出自我价值有关。这一点提示我们,在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观教育。也希望有关部门尽早制定法律法规,使护士能按层次、按职称上岗。

3.2.4护理系女生在“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上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与护理系女生贫困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有关。由于本科护理学生与临床医学女生相比,学制短一年,毕业后较易找工作,在招生时就吸引了较多的贫困学生。我校临床医学系贫困生大约占到30%~40%,而护理系贫困生大约占到50%左右。

3.2.5护理系女生在“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缺乏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法”方面感受的压力比临床医学系女生要大。这可能与护理学生为女性单一性别群体,在平时学习、集体活动中缺乏异性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而她们正处于“青年期”[6]渴望与异往,因此对自己的外形和与异往的方法关注较多有关。觉得“自己的外形不够理想”还可能与护理系学生在求职应聘时,用人单位比较注重学生的身高,长相有关。

3.3应对方式及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本校护理系与临床医学系女生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说明她们在遇到挫折打击时较多采用与人交谈、倾诉内心烦恼、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建议、改变原来的一些做法或自己的一些问题以及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方法来应对。大一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较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说明一年级大学生是天真、热情,充满理想的,积极面对开始的大学生活。压力大小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即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人感到压力大;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人产生的压力较小。压力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生的要求。当外部压力过大,超过心理承受能力时,便会产生心理问题,严重时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在对学生的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和挫折时去积极的应对,减少被动消极的应对风格,以减少感知的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上一篇:CLIL教学在商务英语中实践思索 下一篇:贫困基层地区三农问题和金融帮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