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肋骨骨折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07-18 09:43:04

外伤性肋骨骨折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外伤性肋骨骨折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78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患者均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检查诊断,予以螺旋CT诊断检查的影像资料作为研究组,予以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的影像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两组影像资料的诊断情况。结果 178例患者出现142处肋骨骨折情况,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2.96%(132/142),特异性为90.29%;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14%(128/142),特异性为85.86%,两组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应用。

关键词:外伤性肋骨骨折;DR双能量减影;螺旋CT;诊断

外伤性肋骨骨折多由于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加强早期诊断技术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78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男性为96例,女性为82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8.3±4.8)岁;致伤原因:123例车祸,43例摔倒,12例重物所伤;129例闭合性损伤,49例开放性损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及气短等临床症状。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检查;均在研究内容知情前提下签署同意书;均为外伤史患者[2]。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不接受研究内容者;资料不完全者。

1.3方法 采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摄影仪器采用锐珂医疗DR3000摄影机,所有患者取后前位、前后位、钭位、卧位等行检查,选取了两个检查的影像结果进行保存,同时将其传送至PACS系统。采用螺旋CT检查:采用64排GE Light SpeedVCT 扫描机,5mm层厚平扫所有肋骨,通过影像获取骨窗和肺窗,重建0.625 mm层厚的标准窗;图像同样传送至PACS系统、AW4.4处理工作站,使用0.625 mm层厚影像重建二维矢状位、曲面、冠状位等图像,重建三维肋骨影像,用伪彩、平滑技术等获取不同部位的影像后保存,传送至PACS系统。

1.4评价标准 同时由两位水平较高的临床主治医生对两组扫描影像进行分析并评价,在两位医师的意见一致的前提下汇总,判断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灵敏度[3]。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x2表示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

2 结果

2.1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结果 178例患者在临床住院期间进行进一步诊断的结果显示其共有142处肋骨骨折情况,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2.96%(132/142),特异性为90.29%,见表1。

注:"+"经DR双能量减影检查诊断为肋骨骨折,"-"经DR双能量减影检查为无肋骨骨折。

2.2 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 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14%(128/142),特异性为85.86%,两组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经螺旋CT检查诊断为肋骨骨折,"-"经螺旋CT检查为无肋骨骨折。

3 讨论

外伤患者在伴有肋骨骨折情况下多会出现各种胸闷气短情况,且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发作情况,严重情况下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其诊断水平,加强早诊断、早治疗的手段以提高临床有效救治率。临床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多采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及螺旋CT检查诊断,两组不同的诊断技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骨折患者诊断及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DR双能量减影技术有效利用软组织X线与骨组织之间不同的衰减方式行加权减影处理,获得肋骨影像与肺组织的影像,其不会出现呼吸等基础运动影响诊断影像的现象。178例患者在临床住院期间进行进一步诊断的结果显示其共有142处肋骨骨折情况,DR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92.96%(132/142),特异性为90.29%。研究结果显示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诊断价值较高,其出现的误诊及漏诊情况多是由于软组织及骨组织的重叠部位较厚影响影像显示效果,在采用双能量减影技术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诊断率但是不能完全避免其显示漏诊情况。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检查过程中需通过两次曝光,通过两次成像结构进行减影技术处理,能够有效处理骨组织与软组织的分离情况,同时也排除了肺部纹理的干扰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其影像诊断效果。但是其在曝光两次的情况下增加了X线的剂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患者的检查次数及用量情况。

临床中还采用螺旋CT对外伤患者行骨折部位的诊断检查,其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0.14%(128/142),特异性为85.86%。此结果与DR双能量减影技术的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证实螺旋CT的诊断效果良好。同时由于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细微的骨折情况较难显示,可能出现各种漏诊情况,而螺旋CT可以明确显示气液及气胸情况是否已对患者的肺组织产生影响。同时螺旋CT检查操作过程简单,缩短急诊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时间,且有效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各种继发性的损伤情况。同时对比两组诊断影像发现,DR双能量减影技术可直接显示患者的空间图像,即对患者的骨组织的完整性、连续性有比较直观的反应,螺旋CT对患者是否存在肺组织损伤情况有更精准的显示,两组诊断结果对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诊断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骨折情况较为明显患者予以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明显,不易出现漏诊情况;但骨折情况细微患者予以CT检查漏诊情况明显少于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5]。对于两种诊断检查手段的适应症情况需进过临床进一步观察实验,尽量减少患者的检查过程中由于X线剂量使用过多产生其他不良反应情况,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提高诊断率。

综上所述,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与螺旋CT在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效果明显,但是螺旋CT检查对设备要求较高,相应的提高其诊断成本,所以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依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白得森.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17):3681-3682.

[2]葛浩军.DR与螺旋CT检查外伤性肋骨骨折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23(4):652-653.

[3]贾鹏. DR双能量减影与256多排CT三维成像在肋骨骨折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6(14):214.

[4]李寿相,岑炳奎,黄茂华.多层螺旋CT扫描与DR摄影对肋骨骨折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5):590-591.

[5]王吉东.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与DR双能量减影检查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对比 [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11):1340-1341.

上一篇: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豚鼠自身免疫性梅尼埃病相关抗原相对分子质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