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际爱牙日: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老人,修复失牙

时间:2022-07-18 09:16:09

关注国际爱牙日: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老人,修复失牙

【简介和来历】

国家爱牙日为每年的9 月20 日。为了在公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国家爱牙日宗旨是通过爱牙日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的力量,在群众中进行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设立背景】

龋病、牙周疾病是损害我国人民群众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更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一方面,我国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的龋齿与牙周疾病情况严重,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口腔预防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非常有限,各地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空白。

为此,我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认识到,牙病唯一出路是预防,预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又考察了国外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呼吁要建立“全国爱牙日”。

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会、国家教委、文化部、广电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老龄委九个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建立“全国爱牙日”是中国开展群众性口腔健康教育活动的一个创举,是推动我国牙病预防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每年的9月20日同样也是“世界爱牙日”。

【历届主题】

1989年:人人刷牙,早晚刷牙,正确刷牙

1990年:爱牙健齿强身

1991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

1992年:爱护牙齿,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1993年:天天刷牙,定期检查

1994年: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卫生

1995年:适量用氟,预防龋齿

1996年: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口腔健康

1997年:爱牙健齿强身,预防龋病、牙周疾病,健康的牙齿伴你一生

1998年:健康的牙齿,美好的微笑

1999年:老年人的口腔保健

2000年:善待牙齿

2001年:吸烟与口腔健康

2002年:预防牙周疾病 维护口腔健康

2003年:有效刷牙 预防牙周疾病

2004年:口腔健康与生命质量

2005年:孕妇口腔保健健康

2006年:注儿童口腔健康

2007年:与生命质量

2008年:关注中老年人口腔健康

2009年: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010年: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2011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呵护孩子、预防龋齿

2012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上一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及未来规划... 下一篇:学术研究,不偏不倚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