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ERP与财务FMIS对接成功

时间:2022-07-18 04:14:49

如何使ERP与财务FMIS对接成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263-01

目前,ERP在企业间很流行,特别是稍具规模的企业希望借助ERP之力让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事实上,ERP本身不是管理,而是企业管理者为了解决企业管理问题而使用的一种工具。因此,ERP作用的发挥主要取绝于实施者自身管理流程与ERP的契合度,也就是说,ERP作用的发挥更多取决于ERP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者的水平。

因此,若要成功实施ERP项目,必须正确认识企业的过去和现在,认真分析ERP拟采用的信息工具(中石油采用SAP系统)与现有信息系统的冲突,通过详实的操作方案,稳妥地融合,才能保证ERP在本企业实施成功。下面,就油气田企业如何实施ERP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项目实施前对新旧系统要有明确的定位

SAP是从MRP(物料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业务单元,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主要缺点是:SAP是标准化的通用商务软件,没有考虑个性化的需求。对于大型油气田而言,与实际管理情况有较大差距。另外,其财务模块与中油FMIS信息系统相比,灵活性不足,难以出具适合于油田的各种业务类型及国际、国内准则下数量较多的、较为复杂的财务报表及进行内部成本分析。

中油FMIS信息系统是中国石油一套标准的、唯一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油气田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发,不仅具有财务会计功能,还具有管理会计功能。从财务角度看,功能和灵活度都比SAP有优势,报表生成时间及编制满足了公司内部管理、国内政府监管和国际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要求。其主要缺点是不具有开放性,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高度集成、共享尚未实现。

正是基于各方均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实施ERP的关键是“如何融合”的问题,即如何发展和创新,而不是推倒重来。

二、制定可操作的SAP与FMIS融合方案及推进计划

实施ERP项目至少需经历四个阶段:制定推进计划,组织开发,试点应用,全面推广。每一阶段都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以保证扎实推进,有序运行。从油气田企业的上线经验看,ERP系统与FMIS对接成功,以下六个关键环节不容忽视。

(一)实施项目管理,在组织运行体系上确保职责界面清晰

需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专门成立ERP项目部,以具体负责项目的推进及沟通协调等。由于采用的是SAP与FMIS融合方案,因此这一模式决定了财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必须是牵头部门,其他专业小组的工作要统一围绕财务与信息部门的要求进行推进。财务和信息部门紧密配合,最终才可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抓蓝图设计,确保SAP与FMIS融合方案有效实施

蓝图设计的基础是需求分析,这既是“摸清家底”、掌握需求的过程,更是分析研判、明确方向的过程。现有管理模式与新管理理念的碰撞都会在蓝图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也直接影响油气田企业ERP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范围、操作流程以及要达到的管理目标,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

大型油气田企业往往管理层级较多、业务范围较广、财务核算较细、信息实时程度要求也较高,因此SAP系统必须克服通用软件的缺陷,针对油气田企业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而不是相互推诿扯皮。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可最终形成符合油气田企业特点的以勘探、评价、开发项目管理为主线,以物资和设备管理为支撑,通过生产销售来实现企业投资回报的经营管理闭环,财务核算高度集成与管控的蓝图设计方案。

(三)注重过程管控,确保系统设计、开发满足实际需要

为保证ERP项目整体按时推进,避免等停时间,可以采取“方案确定一部分、系统就开发一部分”的运行方式,在蓝图设计中后期,便可以进行系统配置、开发和测试工作。为了保证开发质量和效率,规避上线后的潜在风险,上线前必须对系统平台进行全面检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大规模模拟运行测试的方法。财务部门应抽取以前年度已经发生的实际业务,结合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规模,确定样本量和业务类型,通过已搭建的模拟运行环境进行大规模测试。这对加快推进ERP项目、确保按时保质上线非常重要。

(四)尽早进行数据整理,为确保整体运行做好前期准备

ERP项目涉及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数据整理应从项目初期便开始,以避免后期忙中出错。数据整理至少要做到二点:一是全面整理。对拟上线单位的所有数据都要按照ERP的要求重新梳理并认真核对,不能挑重点。二是业务主导。对于涉及的物料数据、财务数据、设备数据等,应全部由业务部门主导完成,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五)抓业务培训,为确保整体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ERP系统比较复杂,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以避免后期操作失误影响系统的有效运行。对ERP系统的主要使用者--关键用户要重点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内部互训、全程参与系统调研、设计、开发等方式,以提升其自身实力。对最终用户,除进行集中培训和严格考试外,还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实施工作,尽早熟悉系统。上线前后,对初期数据收集、集中补单等工作应采取集中工作方式,以便让操作人员尽量在系统应用初始阶段便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训,为后续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六)做好运维支持,为项目整体、平稳运行做好服务保障

为保障系统的顺利应用,在ERP建设前期,就要着手进行自身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的建设。同时,制度建设也要同时跟进,要针对SAP与FMIS融合后产生的新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方式的改变,及时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规范运维流程,建立考核机制,以便为ERP系统平稳运行、有效应用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ERP是一个信息化项目,更是一个合作项目,需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SAP和FMIS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固有的特色,在融合过程中只有取长补短,实事求是地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需求,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

上一篇:新经济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下一篇:公共服务均等化导向下政府公共支出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