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族的酒道

时间:2022-07-18 03:53:45

爱新觉罗家族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家族从皇族变为平民,融于现代生活。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但其颇看重生活之道这一点,还是值得人们借鉴的。

1616年,努尔哈赤创立清朝的前身―后金国,爱新觉罗家族开始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从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入关而君临天下,迄至末代皇帝溥仪于1911年(宣统三年)退位,该家族统治中国长达268年。清逊国后,该家族失去昔日权位,逐渐走出世代居住的紫禁城。

■ 清宫的用酒之制

《汉书・食货志》说,“酒为百药之长”,说明“医食同源,食药同用”。古人在饮酒的过程中,发现了酒既可以作为饮料和调料,又能通血、散湿、养气、暖胃肠,还具有行药势等作用,于是“巫”在医疗中的作用便被“酒”逐渐所取代。这是爱新觉罗家族身居宫廷的帝王后妃,位居权要的诸王、贝勒等人嗜饮之因。据史书记载:清代宫廷用酒的制度始于顺治七年(1650年),在内务府内下设酒腊房,掌管御酒的酿造及贡酒的管理。御酒的种类很多,如竹叶青、玉泉酒、葡萄酒、乳酒以及具有中药成分的屠苏酒、苦露酒等,供帝王们按其嗜好选择饮用。不同历史时期,宫廷内的饮酒有不同的特点,进而形成了清廷特有的用酒之制。

■ 清宫常饮的几种酒

膳用的玉泉酒 玉泉酒为清代宫廷常饮用的白酒之一。因为该酒以玉泉水所酿制,故名。爱新觉罗家族非常重视酒的药用。他们十分喜爱玉泉酒。玉泉酒一般在春秋两季由光禄寺酿造,其配料主要有糯米、酒曲、花椒、酵母、箬竹叶、芝麻。乾隆以后,清宫用玉泉酒的记载很多,有时内膳房还用它做菜。根据档案记载:乾隆帝晚膳经常饮用玉泉酒。乾隆时期一次千叟宴就用了400斤玉泉酒。嘉庆帝有时一次饮用玉泉酒达十三四两。其一次寿辰设酒宴即用了340斤。慈禧太后时期,每天内膳房用玉泉酒1斤4两。据统计,光绪十年(1884年)清宫共用8080斤玉泉酒。

喜饮的葡萄贡酒 通化葡萄酒为清代宫廷喜饮的贡酒之一,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经常饮用。通化葡萄酒是以生长在长白山的山葡萄酿造而成。山葡萄不但味美爽口,而且所含营养也相当丰富。其中葡萄糖、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有机酸含量颇高,是酿造红葡萄酒的理想原料。据清代史料记载:“葡萄有紫碧圆长之别,一种山产者,实小味酸,有黑白两种,其中小而黑,吉林用以充贡。”

酒之上品―乳酒 爱新觉罗家族是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清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满族祖先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善骑射,重习武,喜欢食肉饮乳。

乳酒是用牛乳或马乳为原料经发酵制取的蒸馏酒。这种酒是蒙古人的日常用酒,其酒精含量很少。据《本草纲目》中记载:乳酒始于元代。精制,孙家口(今河北省内)外马群总管,盛京养什牧牛群,每年要送交乳酒2887斤;外藩蒙古每年进贡乳酒9小瓶。这些酒由光禄寺负责管理,凡宫廷需用,均向光禄寺领取。据《内务府细则》载:每年清宫要向光禄寺领取乳酒160瓶,每瓶13斤8两,共计2208斤。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六月,康熙帝巡幸塞外,赐给随行王、大臣、侍卫以及蒙古王公乳酒,与众人欢聚畅饮。六月二十一日,晴空万里,微风清凉,一望无际的蒙古草原,数万匹马往来其间。清晨,康熙帝率领王、诸臣、侍卫于黄幄荆阅视牧群,随后赏赐众臣及王公50000余匹马,并奏乐赏诸臣等乳酒。康熙帝环视一下王公大臣说:“此酒朕牧群内马乳所蒸之酒,系牧马首领送来,故于阅视牧群处与王及臣饮之。今日日色融和,又在塞地,尔等各宽心畅饮。”这次活动是史书上少有记录的空前盛事。

■ 玄烨反对酗酒

康熙帝玄烨认为,少饮酒可以养生,但他一向反对酗酒。认为酗酒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影响军队尤其是八旗军的素质,这样会导致江山的灭亡。玄烨曾多次告诫官兵不可酗酒,亦曾查问地方官员有无酗酒之事。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清廷准备撤除三藩,玄烨于御门听政时,曾查问广州尚之信有无饮酒情形。玄烨问员外郎席格见尚之信时,“彼已醉否?”奏道:“彼时尚未饮酒。”他说:“伊乃每日纵酒之人,彼时不饮,想已知消息。”奏曰:“或闻臣将到,故不饮酒,亦未可定。若消息则全未知也。”

爱新觉罗家族,尤其是清宫的用酒之制和饮酒的养生之道已融于各个方面,进而取得成效。笔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只在让读者了解爱新觉罗家族有关生活方面的历史,而更在于提示读者在饮酒时不忘重视养生,愿大家都能健康长寿。

上一篇:不交从未醉过的男人为友 下一篇:把情感泡在酒杯里的俐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