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阅读与高校图书馆

时间:2022-07-18 10:32:51

浅论社会阅读与高校图书馆

【摘要】分析了我国社会阅读的现状和正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推进社会阅读的四个途径:革新办馆理念、引导青年读者、加强网站建设、创新阅读服务形式。

【关键词】社会阅读;高校图书馆;挑战

社会阅读,是相对于精英阅读提出的一种阅读理念的创新,即在全体社会成员中营造出一种学习的氛围,鼓励民众借助各种阅读平台积极阅读。社会阅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书本阅读,而是通过民众、社会阅读机构、政府等各个层面的持续努力,提升社会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多阅读、多学习、多吸收有益知识的文化氛围,从而达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社会阅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学习型社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社会阅读现状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著名阅读倡导人朱永新先生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她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世界性的“社会阅读”活动肇始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首次提出的“建设阅读社会”愿景,起步于1995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是年,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我国图书馆界于1997年开始推动社会阅读,至今已走过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社会阅读的发展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都达成了显著共识-----“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宏观层面上,党的十历史性地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报告。而且2014年以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6连续三年明确提出“促进全民阅读”。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热潮蓬勃兴起,涌现出深圳读书月、北京阅读季、上海读书节、南国书香节、江苏读书节、天山读书节、河南全民阅读月以及书香湖北、书香湖南、书香河北创建等品牌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日、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季的活动。而且我国《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业已成文,正进入到征求意见阶段。

中观层面上,作为社会阅读机构核心的图书馆业界,已就“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形成了高度共识。《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版)将开展阅读活动列为图书馆的重要使命,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之一。国际图联(IFLA)等国际组织的相关宣言、文件,都把全民阅读放到重要和突出的位置。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2009年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出台了《中国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提出:“图书馆努力促进全民阅读。图书馆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同时,各地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方兴未艾。

在微观层面,阅读个体--读者的阅读渠道、阅读内容、阅读需求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居民图书阅读率逐年上升,目前从2005年的48.7%,上升至2014年的58%。2014年我国国民阅读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

(一)2014年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增加,但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有所下降。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78本,较2013年增加了0.53本。

(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且手机阅读量增幅较大。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以上3个指标较2013年均有上升。

(三)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并且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高于城镇居民。调查显示,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5%,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则高达72.3%。

二、当前国内社会阅读面临的挑战

在发展势头喜人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将成为制约提升我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瓶颈。

挑战一:社会阅读的软硬件资源相对缺乏

相关资料表明,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这和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册图书馆藏书量、图书馆最佳覆盖半径和服务读者数量等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国内不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带来了社会阅读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以公共图书馆投入为例,据中国图书馆协会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为1.22元,人均购书经费达7.393元的上海位居第一,排名最末的山西省人均购书经费为0.31元,两者相差23.8倍。万人均拥有图书馆员数量排第一的上海是0.915人,是排名最末安徽的3.9倍;万人均建筑面积排第一的上海(171.478平米)是排末位河北的(52.917平米)的3.24倍。

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詹福瑞的调查还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城乡之间差别非常大。以具体省级馆为例,同为中部地区的安徽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分别为600万元和3954万元,两者相差6.59倍;而东部地区的上海市图书馆则达到12629万元,是安徽省图书馆的21倍之多。

资金投入多少直接影响图书馆的“业绩”:上海市图书馆一年接待读者人数达1247万人次、书刊外借册次达4544.88万册次,分别是安徽省图书馆的10倍和25倍。

上一篇:5G微蜂窝网络中基于分布式学习的时频资源联合... 下一篇:我国民间资本监管制度的合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