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时间:2022-07-18 09:28:59

浅议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深化改革不断的深入,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探讨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成本核算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从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出发,探讨了ERP 系统采用标准成本体系的核心以及ERP 系统采用标准成本法通过差异预测和控制成本。最后探讨了充分利用 ERP 资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深化改革中的财务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ERP;信息化;财务管理;标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思想。ERP能够为企业提供决策手段,可以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合一。目前,ERP极大化的优化了资源的配置,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效率提升了很多。其中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成本的控制也是目前各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突破口,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探讨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ERP 系统成本核算原理

ERP系统中成本计算主要包括:采购成本、材料定额、各种费用率。这些基本的数据是分别在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和工艺路线等保存。这些基本的数据中,分为数量性数据和价格性数据。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成本计算的效果。进行成本计算需要先确定计算成本的对象,然后确定相应的计算周期。最后核算出成本的实际情况,在分配各项的费用,最后确定出成本。

ERP 系统中,成本的计算方法是滚加法。滚家法往往是按照低层向高处逐步的累积计算,涵盖了成本的全部相关者。这样成本的计算就能够与成本的产生同步。材料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的动态产生的时候,成本信息也就跟着生成了。这样就能够达到控制计划的同时也控制了资金信息,可以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者统一。滚加法的计算中将成本分解的较细致,这样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成本计算方法。滚加法计算的时候,其结构和依据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清单中,本层发生的增值成本和地层累积的成本是其中包含的重要部分。最底层的是生产的直接费用,然后上一层就是间接成本费用,或者成为增值成本。然后将各项成本累加在一起,则就构成了最后本层的成本。一直到顶层,经过各项的计算,最后形成最终的成本。这就是ERP系统成本核算原理,但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其中的细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二、ERP 系统采用标准成本体系的核心

ERP系统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通常包括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一般包括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以及后经后出的方法。生产制造企业在使用ERP系统的时候,因为不同的生产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不同,有些甚至没有了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的方法。根据生产出的产品的价格波动的特点,一般采用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核算体系的核心是计划—目标—实际成本。在系统中,重要包括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核算。事前进行计划成本核算工作。事中进行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的比较工作。事后进行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的分析比较,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样差异都是具有输入输出的。所以需要对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确定差异是否有效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标准成本核算的另一个核心是标准成本的估算。对标准进行估算,然后根据市场的波动,进行相应的修改变动。这样成本差异分析就能够考虑到市场价格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三、ERP 系统采用标准成本法通过差异预测和控制成本

若ERP系统中采取实际成本法,则需要考虑到销售成本。需要考虑到批次、成品存货、退货的还原等问题。采用标准成本法,则物料是跟着计划成本流转的。最后在月结算的时候,弥补计划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差异就是需要进行控制的点。ERP系统相对较多复杂,在计算的过程中,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直接的差异影响因素较多。例如:物料价格、物料消耗差异,库存转储差异等。差异明细到具体的物料上,差异的分摊直接影响产品实际成本的准确性。ERP 系统在月结时,运行单、多层物料账,就把差异追溯分摊,最终得出物料(产品)的实际成本。RRP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然后确定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以后。系统会自动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然后记录出差异的位置。并根据差异性,让成本分析人员提出警告。这样便于成本分析人员顺藤摸瓜,找出引起问题的原因。以此,就能够达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可以根据计划成本实现对真正物料的成本控制。

ERP系统可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的整个体系,主要通过事后分析来实现。实际成本是成本差异和标准成本的总和。控制差异程序执行,取代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核算的局限性,能够达到事前计划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目的。例如:某物料采购,在两年前采购了100件,单价是100元/件。然后没有使用,防止仓库闲置。现在,又采购相同的物料20件,单价是50元/件。则120件的加权平均成本为91.66元/件。成本偏离在80%以上,不利于指导销售。对于企业的边际利润的预测分析不利。但是若采取标准成本,原 100 件 × 100 元因成本核算方法的改变而产生 100 件 × ( 100 元 -50 元) =5000 元差异,期末时在账务上进行分摊处理,即随物料的消耗转移逐级分摊。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成本控制的目的,并且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四、充分利用 ERP 资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ERP系统中,成本管理应用程序的数据源是相同的。同时报告系统使用的是一个标准的,没有差异性。成本和收入的监控是每个部门都必须参与进去的。这样就能够实现企业业务处理的一体化。即时性和集成是系统重要的特点,会计子系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相互融合。这样融合集成的结果是系统可以发挥出集成的优势,能够实现对业务数据的记录计量。同时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使得信息管理会计能够落实到实处。ERP系统,能够精简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企业的业务的运行更加的规范化。这样能够为财务前瞻性分析与预测提供坚实的基础。充分地利用ERP资源能够提高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去是企业改革的趋势。制造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其中的重点内容。ERP系统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够促进生产制造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ERP 系统采用标准成本法通过差异预测和控制成本,能够对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使得制造业财务控制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目前,ERP系统在制造业的使用还不是很普遍,在以后应用的过程中会面临的较多的挑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落实ERP的使用,才能够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江,陈小鹏,韦海英.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实施·应用(第 3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郭光荣.ERP 环境下的作业成本核算程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4]柴耀.琴鸣.基于ERP成本管理方法的研究[J].网络财富,2010(06).

上一篇:浅析财务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下一篇:上海证券市场量价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