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时间:2022-07-18 04:46:08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连接课与课之间以及课堂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纽带。本文介绍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5-01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连接课与课之间以及课堂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纽带。初中数学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设问,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之中。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把握好课堂设问的时机,提高设问的艺术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质量。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

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提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要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除了应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外,还应重视体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以及数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提问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思维,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作为教师通过一个有效的方式提出恰当的、科学的、又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突出知识的重难点,可以为学生搭建梯级学习发展平台,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给学生制造探索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提问

数学课堂上太容易的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太难的问题又会让学生缺少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当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有一定难度,但又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要保证学生经过思考、探究之后完成对问题的回答。教师的提问必须是学生有回答的必要性,难度要适中,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台阶多梯度小的问题。例如: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对解方程∣X-2∣=3这道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小问题,把问题简单化。第一步:∣3∣=3,∣-3∣=3,3与-3的绝对值都是3。第二步:∣a∣=3, a=3或a=-3,即绝对值是3的数是3或-3。第三步:∣b-1∣=3,把b-1看作第二步中的a,于是,b-1=3或b-1=-3,同理,对于方程∣X-2∣=3,同样有:X-2=3或X-2=-3,由X-2=3,得X=5。由X-2=-3得X=-1,不妨将X=5或X=-1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5或X=-1是原方程的解。

2.要善于将封闭问题和开放问题进行有机结合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究竟是开放性问题好一些?还是封闭性问题好一些?封闭性问题过多,会限制学生思维,而且占用过多的时间,显得支离破碎思维不连贯。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问题有时候会使学生找不着边际。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

用一个封闭式的问题是为了把话题快速引向本堂课的主题。而开放性的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在较广的范围内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一个度。开放性问题的开放度要把握好,不能一堂课所有问题都没有一定的指向性,没有边际重点就不突出。

3.课堂提问要适时,并给以时间等待

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特别是初中阶段,不像小学里有的问题,题目一出来,就马上可以回答,要等到学生充分的思考后,大部分学生有了答案,再请学生回答。题目问完了之后,千万不要再重复问题,这样会打扰学生的思维,应该保持那段宁静,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最兴奋,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例如:在《数轴》这一节的教学引入阶段,笔者先设问;“有理数包括哪些数?”这个问题很简单,数秒之后马上有学生回答:“有理数按形式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因为都可以转化成分数而被归为分数一类。”

然后,笔者继续提问“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有理数的实例吗?” 这个问题需要给学生半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在学生观察结束后,笔者继续提问:“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 数秒之后,学生很容易得出肯定的答案,他们会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4.注重问题的价值性

课堂设问除了应该具备科学性,还必须要具备价值性。一个问题的提出,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提问作为数学课堂中师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各种要素。例如:在菱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对于任意四边形,为什么只要对角线相互垂直,那么就可以用对角线相乘再除以二来计算其面积?”这个具有价值性的提问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当学生经过推算,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对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也就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

三、结束语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初中教师备复习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对待课堂提问,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目标、有策略的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雨林;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艺术[J];数学教学通讯;2009年24期

2.刘锋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N];学知报;2011年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 下一篇:“三读”推进语文课堂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