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7-18 03:05:56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1. 前言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作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以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及困扰他们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

2. 研究方法

2. 1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调查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该表由10个分量表、60个项目组成,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法,即1=无、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60个项目的总分除以60,为该量表的总均分,即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如果低于2分,表示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良好的,反之则表示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2~2.99分表示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5分表示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该量表60个项目和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4~0.76之间,表明各项目区分度良好;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

2. 2 被试

被试为高一至高三的所有学生共1541名学生,其中高一新生490名、高二学生568名、高三学生483名,男生715名,女生826名。

2. 3 施测

学校在开学第二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团体测试。主持测试的主试为笔者及部分班主任,测试时无外来干扰,环境理想。施测时要求被试在20分钟内完成问卷,问卷当场回收。

2. 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工作在SPSS11.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3. 研究结果

3. 1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分析

如表1,数据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5,总均分在2-2.9间,表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存在轻度问题。

从各因子看:学习压力是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其次依次为焦虑、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等。除了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平衡、强迫症状这四个因子外的其他各因子的均分都在2分以下,说明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这些方面表现良好。

由表2可知,高一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高二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偏执和适应不良两个因子上存在年级显著性差异,高一学生的均分高于高二学生的均分,说明高一学生比高二学生在这两个因子上存在更深的心理困扰。

由表3可知,高一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高三学生有显著性差异,高三学生相对高一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尤其在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上表现突出。

由表4可知,高二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高三学生有显著性差异,除了在学习压力因子外,高三学生比高二学生在其他因子上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

3. 2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比较分析

通过匹配筛选出438名高三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比较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高三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高二时候比有显著性的差异,且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高于高二时候总均分。高三学生在偏执、敌对、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四个因子上较之高二时候有更多的心理困扰。

4. 讨论

从统计结果,可知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5,总均分在2-2.9间,表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上存在轻度问题。

从此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平衡和强迫症状四个方面。

学习压力是我们此次调查发现的首要问题。它主要反映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怕老师提问,讨厌做作业,讨厌上学,害怕和讨厌考试等问题。焦虑也是我们发现的问题之一。感到紧张,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踏实等是焦虑的主要表现。曾宪梓中学是梅州市重点学校,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激烈。高一新生都是来自各个地方各所学校的优秀人才,优才的集聚无形中增加了每一位高一新同学的压力,深怕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排名退后,担心自己不再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再者,高一学生对自己的高要求,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感到学习负担重,紧张害怕的心理体验由此而生,焦虑亦产生。高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在校的学习,亲身体验到了有序紧张的学习生活,自然感到学习压力大,担心学习的结果,焦虑在所难免。面对高考的逐渐接近,高三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成绩的波动更是牵动着学生的心弦,对未来的迷茫使得焦虑情绪突出。

情绪不平衡是我们此次调查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情绪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对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态度多变,学习成绩忽高忽低。情绪不稳定是处于高中时期的少男少女的心理特点之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与性的成熟。正值青春期的他们思想活跃,成人意识开始发展,独立的愿望相当强烈。但与此同时,他们又缺乏足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情绪不稳,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复杂化和情绪化。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也是我校学生的情绪不平衡的两个重要来源。高三学生在情绪不平衡上表现得更明显,现实成绩和期望成绩间的差距是导致其情绪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强迫症状也是此次调查发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强迫症状的主要表现是,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反复数数,总是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总害怕考试成绩等。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高要求,使学生生活在种种高要求和严格标准的压力之下,导致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责备,从而形成了要求完美的性格特征。这些特点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体现,如拼命地检查作业是为了不让自己犯错误,这也和强迫的形成有很大关联。

另外,由调查结果可知:高一学生比高二学生在偏执和适应不良上存在更深的心理困扰;高三学生比高一学生在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五个因子上表现出更多的困扰;而高三学生比高二学生在学习压力方面之外的其他因子上表现出更多的困扰。这可能跟年级的特点有关系。高一新生刚来到新的环境,会出现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极容易让人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表现出不轻易相信别人,害怕别人占自己的便宜等等。而在高二的时候,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新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对别人的不信任等等感觉就得到了缓解。而高三是存在困扰最多的年级。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测比较结果显示:高三学生在偏执、敌对、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方面较之高二时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笔者认为这与高三年是整个高中阶段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一年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年中,全体同学既要经历高强度的各科总复习,也要经历自身意志品质的考验,更要经历来自同学、学校、家庭、社会的种种压力。过高的目标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疲劳,担心别人赶上自己,极容易对其他同学的好成绩产生嫉妒心理;家长的期望、老师的希望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疲惫;繁忙的学习压力是学生心理负担的关键所在,学生的情绪极容易不稳定,容易激动、浮躁。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了减少高三学生的困扰,笔者建议高三每个班的班主任都要及时地了解本班同学的心理动态,采用多种方式缓解学生们的压力。

根据此次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情况,学校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预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围绕我校学生突出的心理困扰,选好主题及题材,认真备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班集体;定期进行专题辅导,及时解答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及应对方式,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办好家长学校,宣传先进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孩子,引导家长做孩子的朋友,更科学有效地协助孩子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二是预警,对于通过心理测试筛选出的有偏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协同班主任做好工作,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尽可能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三是干预,做好宣传工作,坚持每两周对各年级印发心理健康辅导资料;对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适时采用家校联合、老师学生配合方式。四是做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做好来访登记和辅导记录。

5. 结论

5. 1 曾宪梓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存在轻度问题。

5. 2 在心理健康因子中,我校学生在学习压力、焦虑、情绪不平衡和强迫症状方面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扰。

5. 3高三学生是我校最需要关注的群体。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教学一体化为导向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