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以庆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渗透

时间:2022-07-18 02:11:49

浅析张以庆纪录片中编导意识的渗透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张以庆为代表的新一代独立纪录片导演涌现在中国纪录片的土地,这使得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有了重大变革。他们主张纪录片在记录历史、记录时代和关注社会的同时,融入导演主观意识的表现,这种拍摄思路和拍摄手法融合成一种新的纪录片的“艺术形式”。本文着重对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三部影片分析,详细解析这类纪录片从思想、音乐和情节等方面编导意识对纪录片的影响。

[关键词] 张以庆;客观性;纪录片;纪录片的形式;主观;拍摄风格

一、关于纪录片和纪录片编导

(一)纪录片的性质

纪录片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准确无误地再现”。(周兰:《纪录片――影像对历史的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是以真实生活作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具有真实性,记录性和艺术性三个特征。作为一种满足观众心灵沟通和文化交流的传播形态,具有传递信息以及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的功能,所以对于观众来说节目信息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观感。就纪录片的创作而言,纪实性是纪录片最常见的创作特征。这在后来的逐渐发展的纪录片中被导演就“真实性”已经不完全等同于“纪实性”,这是导演为这样的纪录片赋予了另外一种“艺术美感”。

(二)编导对纪录片的主导作用

张以庆之所以创作现代叙事性纪录片更多地融入自己个人的主观色彩。笔者认为除了国内市场对于导演在纪录片创作方面的开放,是源于自我意识的加强;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纪录片的制作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为纪录片导演从心理条件和环境方面都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张以庆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也是一位独立制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他身上奇妙地结合了。他的成名作《舟舟的世界》让世人看到了这样一种纪录片的开创;锋芒毕露的《英和白》展现孤独而压抑的情绪;到《幼儿园》收敛了锋芒,这是一部“超前的纪录片”。导演通过这些给观众表现了一个充满“现实的真实的世界”。他曾说过“纪录片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作者个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这能让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纪录片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关系。

二、纪录片制作中编导渗透主观意识的原因

1.纪录片的拍摄内容决定影片的受众:影片的拍摄最终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张以庆通过不断积淀和自我完善,且不说纪录片是否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或是新颖的题材;不过影片能够传达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精湛的表现形式就已经赋予他的影片“拥有非常敏锐的直觉意识和略显孤独忧郁”的性格。

2.纪录片导演自身需要效果的呈现:一旦纪录片导演需要表达自己的认知观念等主观情绪时,就需要借助虚构表意的手段来完成。“能言善辩,无上权威,这就是纪录片的特征,抛开动机,也是吸引纪录电影工作者的魅力所在,也是进行启发或者欺骗的根源。”(转引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电出版社,2001:21)所以他们在乘风破浪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并且这种新的尝试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导演中出现。纪录片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就一向认为影像应该有观赏价值。《北方那努克》不仅在镜头的设计上像故事片靠拢,并且有意加入了戏剧性和悬念的引入,“弗拉哈迪完全吸收了故事片的手法,把它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所创作的,也不是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去,这样既保持了戏剧性场面感人的力量,又将其与真实的人物进行结合”。([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36)

3.创作中客观纪实与主观意识的“新融合”艺术:德国电影导演埃・莱塞说:“世界上没有客观的电影,每一个影片制作者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纪录电影的制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他所认为的真实,他所见所闻真实的以及他所感受的真实。确切地说所谓‘纪录电影’就是能够被电影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一种解说和感受。”(世界电影,1993年第三期)任何纪录片导演想要表达自身意识,而它又是虚无缥缈的在镜头中无法直接表现的,所以就需要寻找一个象征的载体来完成。格里尔逊认为,纪录影片不应是“观照自然的镜子”,被动、静止;而应该是“打造自然的锤子”,主动,活跃。这里所说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主要是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就像系列纪录片《故宫》中,很多场景的搬演是一种真实的还原一样。因此,不能在不假思索的“纪实”与简单的“搬演”中,淹没了影像自身具备的“表意能力”“造型能力”和“叙事能力”。纪录片是作者对现实观察的结果。摄影师通过摄录工具记录经过选择的现实生活形象,它们都肩负着拍摄者、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情感的介入,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导演制作影片的观点和思维。缺少创作者情感投入和思想升华的纯粹记录是不能称之为纪录片的。所以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导演的意识融入是重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由理性的构建并且带有责任感的进行纪录片非虚构的美学特质的表现。

三、张以庆在纪录片中如何渗透个人意识

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笔者认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寻找心灵象征的典型之作。这是一段走向孤独心灵深处的历程,这里面包括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徘徊,又充满了要摆脱沉沦重塑自身的决心。

(一)寻找具有象征性的精神载体――《舟舟的世界》

无可否置的是《舟舟的世界》让张以庆找到了他的价值所在。该片历时10个月跟踪记录了舟舟的生活轨迹,这个被展现的世界是全新的、有趣的、使人惊讶的和令人感动的。尊重一切生命、强调生命的质量、推崇人文关怀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本片在理性层面上的思考。在《舟舟的世界》里,让人感觉到的是快乐的情绪。在舟舟的世界里没有那个正常世界里的荣辱、苦乐、喜乐、名利;导演有意识地削弱舟舟日常生活中最现实最基本的起居、教育、家庭以及社会上对于残疾人的帮助,而强化舟舟作为一个独立精神主体的拯救性价值,使其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影片中一些强烈的对比使我不禁问自己,如何能真实的“活着”,能否敢于做这样一个对全世界都“默然”的“舟舟”。

(二)利用音乐和情节的铺陈来表现导演主观意识的表达――《英和白》

荣获中国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的《英和白》讲述的是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内发生的故事。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一种生活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纪录片不是以猎奇为目的,而是能从特殊的现象中折射出一些人类普遍的东西。《英和白》中,观众透过栅栏看大熊猫,大熊猫也以同样的视角在观看我们,我们是看客,我们也是被观看的对象。张以庆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去关照人和动物的尊严,去揭示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去探究人的精神实质。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与心灵最接近的表达工具,早期的纪录片导演甚至会为自己的作品特别创作主题曲,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喜欢用有源声音来完成主观音乐过去所承担的功能。在《英和白》中歌剧把白和她的一半意大利血统联系了起来,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身上的异国风情,使得整部影片更丰富,维度更广。而在《英和白》快要结束时,通过白观看三个男高音的演唱会时采用叠画的手法展现她和父母的合影,还有白和英从前在美国演出的照片,让观众看到了时间的重量和历史的苍凉,而这一切情绪的涌现都源于音乐与人内心的沟通和契合导致,所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是一切意象的源头。

(三)加入情节性的影音组合来表达导演主观思想――《幼儿园》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要想获得美感就需要将环境、现实、生活和作者的审美情绪与精神境界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幼儿园》中,镜头很少选用室外或者是景深开阔的镜头,即便的选用也是采取虚焦的方式来表现。快两个小时的影片中,较少描写老师以及家长如何疼爱孩子,更多的是表现的孩子之间的争斗与顽劣的性情。张以庆导演的每一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一部分儿时的记忆,无论是他的早期作品还是近期。在这里,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一种社会现实,更多的是在记录导演的一种经历,记录的是导演的一个成长心路,我想这从某种形式上也能称之为“写实”吧。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通常最后才被接走陈志鹏。每次看到他在窗前盼望妈妈的背影时,我总是会感同身受的想起自己在幼儿园里渡过的时光。有时候共鸣并不需要很刻意的描绘,导演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是一个眼神来唤起观众内心深处柔软的角落,并且通过细节与情节的融合依靠捕捉与剪辑很好地呈现给观众。影片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就充分表现出整个故事脉络,这样利用细节来铺设情节的部分如果观众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张以庆故意“着色的痕迹”。《幼儿园》显得松弛自然,寓意深长。并像张以庆以前的片子让你看出它无处不在的刻意雕琢,鲜明地告诉你它在说些什么。它的精心和考究都掩饰在了随意和自然的背后,也在表达着张以庆个人的独特感受。但这种感受不再是单一的声音,是复调的,块状的,散装的,大乐队式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很好地符合张以庆一贯的“纪录片”风格,通过导演的镜头表现出来的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现实的社会”,这时我忽然意识到或许儿时那种而刺眼的真实,才是人之初的样子吧。

四、结 语

从张以庆这三部关键的影片中,我通过寻找意识附着的载体、完成影像的组合和阐述音乐转化情绪的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导演摆脱单纯的记录生活,而是影片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过程。有人说张以庆以及他的作品颇具思想力、震撼力、开拓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及审视的视野,呈现了深邃的让人文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思想感情而获奖不断。但是笔者认为除开对于生活的沉淀以及对于细节的思考,更多的是源于他有一颗“敢做”的心。或许从1997年那部《舟舟的世界》开始,张以庆并没有期望从中得到殊荣,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能做的一切。而在他作品中展示出来的那些具有艺术特指,唯美而精致的表现形式、电影化的拍摄、巧妙地制作以及其主观意识的顽强表现等,除开平日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因为他拥有那份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参考文献]

[1] 宋杰.纪录片:观念与语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孝礼,主编.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新民,欧阳宏生.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体赏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兰.纪录片――想想对历史的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6] 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响意义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张同道.多元共生的记录时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作者简介] 郭畅(1989― ),女,湖南长沙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201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戏剧学。

上一篇:要压力,不要压抑 下一篇:家有“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