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时间:2022-07-18 01:58:14

如何实现高中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课堂教学改革的启动以及不断深入,我们的英语教师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比以往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及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强调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或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新的课堂组织模式的变化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培养优秀品质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深感以学生为中心,伴随着多样活动的课堂教学其实并没取得很好的效果,新模式的变化遮蔽了我们的眼睛。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思维活跃,教师采用多种现代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家为此感到惊奇,因为这些都是传统课堂中从来不会出现的场景,从来没有使用过的方式。

一、教师虽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也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机会,但学生还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练习语言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宰者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成为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既不能成为课堂主体,又要掌握全局,而且整个课堂呈现出动态的多层次的复杂局面,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的流程设计、动态生成等方面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较强的驾御能力,不重视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辅助工具,不重视活动中各环节的紧密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在不知不觉中打折扣,甚至会低于传统的课堂模式。这就使得新的英语课堂不能真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课改也就失去了意义。

一方面,是教师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相当强的惯性,习惯于控制教学活动的进展。新的学习模式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但不少教师总不放心学生的合作学习,担心学生讲不清楚,耽误了教学时间,从而干扰性地介入,或打断学生思路,或左右学生思维,这就大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课堂组织模式在我国缺少经验的积累,许多教师面对新的学习模式,只是学了个形式,而涉及到分组的方法,激励评价的操作,活动任务的设计和教师的监控和引导都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因此许多教师教学过程中滥用小组讨论,不管什么课都分组讨论。还有的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合作学习,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话语权。如有的教师提供一个话题(有时甚至指令不明确)就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不论学生的实际英语基础和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生活动时,自己在旁观看,不做任何指导或帮助。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无疑是低效的。交际类活动教学途径只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一定效果的途径之一,有条件者可以采用,无条件不可生搬,如果教学还没有驾御能力,还是少用为好。

二、滥用课件、忽略实效

新课程理念更加强调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因能呈现色彩缤纷的图像和画面,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逼真,在视听方面也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产生动态效果。

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等方面有极好的辅助作用。

三、课堂组织节奏松散、效率低下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一讲到底,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组织管理非常简单。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上下功夫。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课堂调控经验和能力,课堂进程就会凌乱松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指令语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教师指令语不够明确,学生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太过罗嗦,学生活动的时间还没有布置任务的时间长。

(二)现场调节能力不强造成课堂凌乱,甚至失控。由于学生活动的明显增多,课堂的生成也相应增多。有时候,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讨论时间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预计;还有的时候,学生对某项活动的操作出现困难。这时候,教师若没有随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不仅教学环节被搞乱,还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三)课堂教学节奏松散。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分组、演示、维持纪律等方面。课堂中,教学环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一堂课学生没掌握多少“有价值”的语言知识,用来操作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才能保证课堂的有序、高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科学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安排好相关活动,巧妙地整合利用教学资源,恰当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中搭建一个无形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释放学习热情,务实知识基础,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而那些为求新求异求课改名分,滥用媒体课件,不切实际,故弄玄虚的课堂表现出的只是虚假的繁荣,师生耗时费力,收效却不大。

四、从长远角度来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不断提高

新的课堂模式对外语教师的素养及课堂管理监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一方面,教师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服务意识,时时刻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把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还应学会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教师要有全学科融合的知识储备,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于这种多维、动态的课堂的监控能力,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英语教学环节的紧凑性,实现英语课堂的快节奏、大容量、高容度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时间,达到提高教学实效,解决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 陈琳,程晓堂.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张伊娜,英语教学改革热点问题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英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感悟 下一篇:混凝土的超声波缺陷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