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与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17 09:20:20

激励性评价与课堂教学

教师的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更多地使用赞美式口头评价,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以激励性评价促学,能让学生得到主动的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一、以评促读,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初读课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字读错了没有,音读准了没有,是否流畅,这可以促进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和课中细听,并提高学生大胆说话、大胆发言的能力;再读课文时可以看读得是否自然流畅,节奏可否鲜明,语速是否适当;最后朗读课文时,学生已经知道应该怎么读了,此时就可以分小组、分角色赛读,然后立即评价,谁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谁又读出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学完了,我们还要坚持评,评谁能熟读成诵,谁最先背诵。这样一来,我们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就达到了。整个课堂上,我进行着激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读好。”“听着你的朗读,老师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课堂上所说的这些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朗读的兴趣,他们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到朗读的行列中来。

二、以评促思,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默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来。如:“你提的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真是个小思想家!”“你与老师想到一块去了,真是老师的知音啊!”“多好的问题,读书,善思考,你真行!”……这样的鼓励,充满了民主平等地意识,充满了对创造精神的呵护,充满了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欣赏,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驱动力。如果学生有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应不时时机地给予他们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三、以评促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精读课文时,让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段落和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品尝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研读并交流汇报之后,就要及时组织现场评价,让学生评价答题的水平、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的效果,看谁的思维灵活、谁的见解独到。赞美要做到恰如其分,针对性强。

激励性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想读、爱读、读好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文章、划分段落和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不妥,要多指点。人总是喜欢听委婉、好听的话,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指点前要先表扬学生,让他们明白,老师不光看到了他们的缺点,也看到了他们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下一篇:设计好导入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