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其实离生命最近

时间:2022-01-24 09:18:04

有些学校凭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座位,这样的做法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教室中的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座位及座位安排方式,是形成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排座位问题看似简单,却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排座位的方式、思想代表了一个班主任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思想。

目前,排座位还存在很多误区:

1、方式不科学

⑴按学生高矮顺序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⑵按学生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坐前面,中游的坐中间,差的坐后面。

⑶按学生是否听话来排座位。

⑷放任学生自选,随意搭配。

2、思想不对头

有的班主任按与家长关系的厚薄来排座位,搞“人情座”、“面子座”,简直有点令人不齿了。

下面,我们先对当前座位的种类做个了解:

1、秧田型

这是从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发明分班授课制以来最主要的排座位方法。其优点是,使教师易于观察和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易于系统讲授,学生之间减少干扰,注意力容易集中。但弊端也难以克服:它不利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主体性的发挥。

2、马蹄型

这种类型的优点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方便,不足之处是不利于两侧的学生发展。另外人数也受限制。

3、会晤型

所谓会晤型,即前后两张课桌四人一组,讨论时前面两人回过头来即可,有利于学生之间及时的信息交流;但是,座位不容易变动,小组内人数也少了些。

4、万向型

教室内都是“万向轮”的单人课桌,平时按“秧田型”就座,一旦需要讨论,立即可把课桌“万向”组合成任意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灵活,可随时随意变动,这应是排座位的一种理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同桌的两个学生兴趣、个性、行为、认识水平相差很大,没有“共同语言”,那么课堂交往很难“实质性”地顺利进行。而“万向”组合则没有这一限制,并且使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交往更多,更能“实质性”地进行。在这种安排方式下,在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可根据学生性格之间的互补性进行建议性搭配,包括骨干力量的搭配、优秀生和成绩不良学生的搭配、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搭配以及男女生的混合编排等等。随着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的加深,班级内的“万向”组合会越来越优化。

在现实中,给每个学生配备带有“万向轮”的课桌,还不能十分普遍。但应遵循以下原则:尊重学生客观生理条件;学生干部骨干力量合理布局,以保证骨干学生作用的发挥。须知,在教师不在教室的时间里,这些同学是稳定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的中坚力量。在当前条件下,魏书生老师的经验是:入学时先按大小个排列,然后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学生可以自愿组合。组合有两个条件:第一,有利于学习;第二,要“五厢情愿”(座位变动涉及的四个同学和班主任老师都要同意)。此法值得借鉴。

其实,无论如何排座位,我们都要突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充分把握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的互助、互动因素,不能重秩序轻生理,重结论轻过程,重学习轻生命,重学习成绩轻生命活力。“生命就是力量”,尊重生命,就会产生巨大的爱的力量。

上一篇:语文生成性课堂的动态思考 下一篇:为了那一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