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中招投标控制研究

时间:2022-07-17 07:46:17

建筑工程造价中招投标控制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基建项目日益增多,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成为建设者尤为重视的问题。通过招标竞争选择承包商,使工程价格日趋合理,这将有利于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还能够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从而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招投标 造价控制

1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造价控制的现状

由于当前建筑市场未规范化和市场行为的缺乏,导致建筑企业在招投标中出现很多违反《建筑法》的行为,具体表现有:

1.1签订阴阳合同,中标价和结算价不一致,招投标流于形式,招投标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公平竞争,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文件的条款的限定从而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然而,实际结算中,往往通过经济签证,使合同最终结算价大大高于中标价。

1.2盲目压价,无序竞争。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属于卖方市场,“僧多粥少”个别企业为了获得工程,先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得工程,然后再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增加签订及技术变更,以增加收入,或者在施工工程中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以次充好。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1.3大量串标、围标抬高工程造价。为了获得利润,投标单位进行大量的围标和串标,导致价格竞争很难体现,形成高价中标。

2目前招投标机制下控制造价存在的问题

2.1竞标行为不规范

由于建筑市场规范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缺乏成熟的市场行为,有时为了争抢工程,恶意降价,甚至不惜以本伤人,中了标以后 ,不是亏损 , 就是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追加费用,而有的承包商要不偷工减料,要不以更低价的手段分包转包,致使工程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致造价失去控制。

2.2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差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部分,由于编制人员水平高低不一, 导致实际工程量与编制工程量存在着巨大悬殊,甚至漏项或缺项,或者存在着大量的暂定项目和暂估价格,从而导致造价控制失控。

2.3合同签订不严谨,变更签证过于随意

合同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对双方行为进行指导的最高准则,目前工程合同在制定过程中普遍存在合同 内容不详细,专用条款约定措词不严谨、表达不清楚、操作不具体、专业知识缺乏、法律风险意识不强等问题,从而导致大量的工程签证和设计变更,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实施与结算过程中管理与造价的控制。

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3.1注重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和进行公平

竞争的基础。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前,必须认真的识图图纸和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分项工作明确,防止漏项或缺项,工程量清单编制必须科学合理,工程量计算准确,内容明确,客观公正。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单位编制。

3.2慎重确定合同类型。

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中,恰当选择合同类型有利于取得竞争性报价,也可合理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根据合同计价方式的不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三种类型。

3.2.1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单位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这种合同类型能够使建设单位在评标时易于确定报价最低的承包商、易于进行支付计算。但这类合同仅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要求有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使承包单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在实施过程中,合同管理的工作量较小,结算工作也十分简单,且便于进行投资控制。

3.2.2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承包单位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这类合同的适用范围比较宽,其风险可以合理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人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这类合同能够成立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的计算方法的确认。注意的问题则是双方对实际工程量计量的确认。在实施过程中,便于处理工程变更及施工索赔,且合同的公正性及可操作性相对较好。

3.2.3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业主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在这类合同中,业主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承包单位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适用于研究开发性质的工程项目,抢险、救灾工程,一般建设工程很少采用。

3.3编制严谨规范的工程合同

合同是约束工程双方最高行为准则,其文字是否严谨规范,与实现造价控制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在招投标工作的后期,应加强招投标双方的沟通,参照招投标过程所约定的条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合同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反复进行磋商,编制一份内容完整、切实可行的工程合同。从而能确保合同条款既能够合法、合理、有效,又利于工程造价控制。

3.4采用科学的评标方法

最低价中标法,指的是众多投标方中价格最低的获得工程的施工权利,虽然这种方法满足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竞争原则,但是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说会引发恶性的价格竞争,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正是因为这样,招标方必须采用科学的评标方法,在开标后、定标之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监

督下,对投标人进行询标。通过询标,可以排除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报价,避免错报、漏报,便于招投标双方对有关问题互相解释、澄清,为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防止投标方串标、抬标或恶意竞争、有意压价,导致中标价失控的现象,应把标底作为控制中标价的参考,若出现中标价与标底严重背离,可以及时制止招标继续,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继续进行招标还是重新组织招标,使中标价成为真正的合理低价,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3.5加强监督,防止围标和串标现象

在招投标工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资格审查工作,预防围标和串标行为,一旦出现恶意串标和围标的行为,应坚决查处,取消其中标资格,绝不姑息。

综上所述,造价控制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在招投标阶段想要较好的实现造价控制,需要各方的紧密配合,建设单位必须优化投资方案,选择出技术能力强、信誉可靠的承包单位进行施工,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施工单位必须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确定施工成本,争取创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温彦岭.造价管理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5.

[2]黄如飞,王平.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3]张德富.工程造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应用不足的思考[J].建筑经济,2011,04.

上一篇: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的造价管理控制 下一篇:浅析建筑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