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地下室支护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

时间:2022-07-17 05:46:48

深基坑地下室支护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大型和超高层建筑大量建设。深基坑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分项工程,而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和质量安全制约措施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本文从深基坑地下室支护工程特点出发,讲述了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和控制措施,以积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 深基坑; 地下室; 支护施工;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深基坑地下室支护工程特点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是临时的,具有较大风险性,安全储备较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随着地区的变化,其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也会变化,因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开挖方式也不尽相同;基坑工程综合性很强,其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较强的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的知识;基坑工程是系统工程,支护结构受土方开挖施工组织的影响,不合理的土方开挖方式可能导致主体结构桩基变位,支护结构变形甚至失稳破坏;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多样,施工周期长,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

2.严格控制支护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重在过程控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事后补救比较困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会延误工期。因此,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施工质量。

(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深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隆起)。回弹变形量的大小与土的种类、是否浸水、基坑深度、基坑面积、暴露时间及挖土顺序等因素有关。如基坑积水,粘性土因吸水使土的体积增加,不但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亦增大,所以对于软土地基更应注意土体的回弹变形。回弹变形过大将加大建筑物的后期沉降。由于影响回弹变形的因素比较复杂,回弹变形计算尚难准确。如基坑不积水,暴露时间不太长,可认为土的体积在不变的条件下产生回弹变形,即相当于瞬时弹性变形,可把挖去的土重作为负荷载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回弹变形。

(3)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基坑顶四周不得堆载,以免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随着开挖的进行,在基坑顶四周及坑中适当位置布置集水井及明沟,及时向外排水,严禁带水作业。

(4)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对于支护桩工程要监督每根支护桩的施工全过程,见证钢筋笼安设和连接、砼试块取样及制作。同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注浆导管每次的拔起高度,严防桩身夹泥形成断桩。

(5)锚杆应按设计倾角和深度施工,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合比、压力及注浆量等进行检查。当钻孔遇到障碍物无法钻进时,可以改变钻孔方向;当钻入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该区域内增加锚杆的数量,按抗拔力等同的原则补强。

(6)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其绑扎随开挖分层进行。坡面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土质较差、采用钢花管的杂填土层,则需先喷射混凝土面层,后压力注浆。

3.及时组织基坑支护安全专题会,落实相关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基坑支护工程受各种水文、地质、雨水及周边环境等复杂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难从理论上预估的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及时组织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处理措施。

3.1目前,由于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成为施工的关键问题。一旦基坑变位滑动,可能导致难以弥补的灾难。如基坑底部施工人员伤亡,邻近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开裂破坏等。

3.2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1) 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要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牢固对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计。建立以建筑企业领导层为首,企业各部门和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及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 编制有针对性的责任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必须要编制一个针对性,专业性很强和切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工程的施工活动。深基坑支护是一项安全防护要求很高的单项工程,安全管理及安全防护在深基坑施工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编制一个针对性强且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专项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3)必须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

由于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①必须坚持常备不懈的原则。常备不懈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在深基坑施工时,应根据深基坑作业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率,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好预防准备。

②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施工企业应建立从企业到项目部再到作业组的应急救援体制,从人、财、物上全面落实,充分发挥事故单位及施工所在地的优势作用。深基坑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且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所以应当根据施工的各工种、各工序,有针对性地作好事故防范及应急救援准备。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力量,形成统一、高效的救援指挥部,一旦有事故发生,能迅速启动救援机制,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救援,尽可能避免伤亡事故发生。

(4)必须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监督管理

由于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危险的施工作业,在日常的施工安全检查和监督中,必须严格执行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和监督。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进行基坑监测,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现场所有施工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以防高空坠物伤害及其他不测事故,注浆喷射混凝土工人作业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以防因高压喷射使得的人身伤害。

施工用电的布置应符合安全要求,电路操作必须由持特种作业操作证 的电工专人负责,禁止非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电路操作。

组织好便于通行的施工道路,人员施工场地和材料堆场须分离,在基坑周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配置好足够的夜间照明。基坑周边应及时清理,如因场地限制在基坑周边堆置或放置集中荷载时必须随时关注边坡稳定性。

注意地下水状况,预防雨季倒灌、关注边坡沉降量,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措施。必要时设置半永久砌体护坡。

施工强度集中或较大时、突发异常气象状况时,设置或增加观测人员,增加基坑位移监测频率,并密切关注水情和边坡稳定。

4.结语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工程,不断增加的工程数量,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为深基坑理论发展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本文针对深基坑地下室工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探讨有利于提高我国深基坑施工水平提高。

上一篇:城市燃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探讨 下一篇:中国传统村落生态养生思想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