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7-17 04:44:13

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档案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由于受基础条件、固有观念、法规和人员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部分基层领导疏于档案工作的管理,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加之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性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一、服务不力。二是农村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村级文书、乡镇秘书变动频繁且流动性强,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换人的局面。三是领导干部更换较频繁,工作繁杂,档案工作容易被忽视,缺少对档案工作应有的重视。

二、农村档案存留意识差。由于农村特殊的地域特点及其相对落后的经济、教育,使得生活在乡村的人档案意识淡薄,他们很少主动去收集、整理、保存这些各种形式的档案,即使产生了,对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只要使用过了,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管了,也很少会产生保留下来以备后用的想法。

三、投入不足,硬件配置相对滞后。由于重视不够,村级档案管理混乱,残缺不全,有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子,没有档案室,所有档案文件都混放在一起,甚至有的村里的全部家当就是几本账簿,更谈不上为改善档案保管条件进行投入。有的档案室内无任何保护条件,根本不具备档案保管的“八防”设施。

四、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收集不够齐全;整理不规范;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另外,一些乡镇档案室不能发挥综合管理功能,各站所的档案各自为政、分散存放、分散管理,且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档案普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档案法》、《河北省档案工作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档案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农村各级领导干部的档案法制意识,增强对农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档案干部队伍。首先,应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让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范围、重要程度做到充分了解并加以重视。其次,应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采取专题培训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手把手的实地传授指导,现场操作讲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档案基本知识,提高农村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再次,建立长效机制,维护培训成果。对农村档案员的培训不是仅限于集中培训的那一段时间,而是长期的,不间断的,并且是随时的督促提醒其要加强重视乡村档案工作,并组织参观先进乡镇村档案室的工作,现场解答有关具体问题,达到互相学习、交流的目的,以点带面,推动全盘。

三、增强档案存留意识,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并保存乡村档案。在日常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到随时产生随时存档,并且要做好保存保管工作。作为乡村档案员,要做到经常性地去征集、搜集、整理有用的档案,还要经常性地深入乡村,去挖掘村里各种能人、能工巧匠的绝活和特殊技艺,尽可能多地记录一些发生在村民中间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和对村子有重要影响的事情。

四、进一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逐步加大档案基础建设投入。一是争取领导和有关单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大档案硬件建设,最大限度地改善档案保管条件。二是要联合涉农部门,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档案部门要主动与“农、林、畜、牧、水”等涉农部门联合,取得他们的支持,建立各种协调机制,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档案工作。三是加大档案资源建设。要注意收集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切身利益、农村政权建设、小城镇建设密切相关的文件材料。要注重加大农村基层党群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工作、农业生产活动、土地山林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力度,并按时整理归档,丰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

五、整体推进,全面完成村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要以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村级档案的规范管理。要严格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归档、保管、借阅、移交制度,并执行到位,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保管完好,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利益。要进一步查缺补漏,在安全保管、提供利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进而按照要求,完成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

六、加强指导,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将档案管理情况纳入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内容,推动乡镇和村委会规范建档,保证乡镇和村委会档案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要建立村级档案管理示范点,培养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引导带动其它村建档;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新动向,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要结合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新兴农业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活动产生的文件材料、科技资料和特殊载体(录音、录像、照片、电子文件)资料的归档和利用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的建档及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

总之,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难度大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制约因素多,存在意识、体制、人才、资金等诸多历史和现实问题。我们只有上下同心,多方配合,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克服重重困难,下大力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南宫市档案局)

上一篇:股票期权展望小众产品会影响大众吗? 下一篇:档案馆文化功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