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17 02:28:18

化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一、探究前: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的引入犹如戏剧中的“序幕”,创设问题式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策略1.图片法【案例1】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师先展示了几张生活中花的图,使同学们感受花的美丽,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门见山的点明这节课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使学生很快从生活情境中走进课堂,用化学方法探究“花儿为什么万紫千红”。【案例2】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再探‘燃烧与灭火’”教师通过展示广州亚运会的点火现场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回顾“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继而展示上海公寓失火现场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灭火?”在介绍灭火工具时,提出:“二氧化碳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灭火呢?”将学生一步步引入课堂探究的问题:“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支持吗?”图片法,可以直接有效地呈现出生活场景或化学知识,但在应用中很难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共同创设问题情境。策略2.视频法【案例】2011年安徽省高中化学优质课“初探香烟烟雾中的某些成分”教师首先用一段“印尼2岁男童抽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展现人们抽烟的图片和几种常见香烟的图片,提出问题:“香烟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魅力呢?”“档次高的香烟是不是对人体就没有伤害呢?”此时,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用化学方法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视频法,能给学生视觉和听觉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但在使用时要注意:视频要贴近课堂的核心问题,避免只注重趣味性;教师在使用视频材料中,要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回到课堂探究问题上,避免出现课堂混乱的现象。策略3.实验法【案例1】2010年安徽省初中化学优质课“再探‘燃烧与灭火’”教师在一定的铺垫后,演示“燃着的火柴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和“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两个对比实验,提出问题“除了氧气可以做助燃剂之外,谁还可以做助燃剂?”引发学生对已有的有关燃烧的知识重新的思考,通过实验事实得出更全面的结论。【案例2】“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片段我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化学原理时,先让学生猜测“加热已平衡的铜丝一端,会有什么现象?”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变轻了。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重新审视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猜测,进入探究活动。实验法,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化学体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案例1中教师若不做对比实验,学生很难想到二氧化碳和氮气也能支持燃烧。可见,实验法是最有效的问题引入载体。

二、探究中:设置阶梯问题,化解难点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鼓励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案例】“蛋壳的探究”课堂片段本节课是我的一节市级公开课,其中有个教学难点是“蛋壳加热后可杀菌消毒”,这里必须首先“验证蛋壳中碳酸钙在灼烧后能产生氧化钙”。学生在课本上认识到碳酸钙的分解需要高温煅烧,那么课堂上短短十几秒的加热就能使其分解吗?为了使学生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台阶“如果蛋壳中碳酸钙加热后分解了会产生什么?”“如果产生氧化钙,怎样验证?”“氧化钙可以与哪些常见物质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产物吗?”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逐步意识到验证氧化钙的产生,可以先验证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是氢氧化钙,由此认识到,蛋壳中分布的疏松的碳酸钙在加热时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并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遇到难题时,往往很难一步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需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有效的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思考链,突破难点。

三、探究后:悬疑式结尾,联系课堂内外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实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疑惑,悬疑式结尾能吸引学生的继续探究的欲望。【案例】“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堂片段学生在探究“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发现在铝丝表面除了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还明显地看到了大量的气泡,为何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呢?我们在课堂上无法继续深入探究,可以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悬疑式结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以上是我对课堂问题设计策略的几点思考。另外,我还体会到,在运用问题策略时很多方法是联合使用的;在设计问题时,除了讲究策略还要注意语言要简洁,问题要明确;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难度,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张松.化学课堂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23-25.

作者:陈春燕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中学

上一篇:高中美术微课程设计策略分析 下一篇:平面设计构成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