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物理关键在于理解概念

时间:2022-07-17 12:09:18

学好物理关键在于理解概念

摘 要:平时与学生家长交谈孩子的物理学习情况时,听到较多的是“孩子看物理课本能看懂,上课听讲也能听懂,就是做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好”。家长的话表明孩子的懂不是真懂,而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物理学什么?就是学概念。一个人头脑不清,就无法应付,思考处理各种问题。所谓概念,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事物的本质。如果不理解概念,没有掌握客观规律,就要犯错误。学习物理知识也是这样,只有理解的知识并能够牢记,灵活应用,才能够产生好的效果,有较好的成绩。物理教师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启发学生思维,真正理解概念。学生不但要牢记基本概念,而且要会使用基本概念处理问题。

关键词:物理;概念;理解;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100-01

一、教师应要求学生思考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的物理意

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

例如:测量部分的有效数字是由测量的准确值和估计值两

部分组成。首先要知道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被测物体对应于刻度尺上面的最小刻度的整数部分是准确值,对应于不足一个最小刻度的部分是估计值,而与记录时使用的单位无关。如果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得的课本长为184.2毫米,准确值是184毫米,估计值为0.2毫米。有效数字也可以表示为18. 42厘米,或者1.842分米,或者0.1842米都可以。如果测量某一作业本的长度刚好是180毫米,而记录结果应写为180.0毫米,准确值是180毫米,估计值是0毫米,表示精确到毫米的十分位,而不应记录为180毫米。

如果由有效数字确定所使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单位,那

么,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估计值的大小就是最小刻度的单位。例如:一段电线长为1. 2461米,整数部分1. 246米是准确数值,0.0001米是估计值,所使用的最小刻度为毫米。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为了比较事物发展变化

的快慢,人们引用速度来表示,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工程施工进展速度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V表示机械运动的快慢程度。比较物体的运动情况,一种是固定一段路程S,比较所用的时间,用路程除以时间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的速度大,将S/t的比值定义为速度。V= S/t是常用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采用V=t/s的比值定义为速度,V=t/S的比值小的速度大,比值大的速度小,人们不习惯使用。

物质的密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

的质量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大的体积大,质量小的体积小。为了说明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密度的概念。因此,密度是描述物质特性的物理量。比较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更能准确描述物质的特性。p= m/v中的p是个常量,是定值,不与物体质量m成正比,不与物体体积成反比。正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p一般不同,要知道某种物体是由何种单质物质组成,只要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出其质量和体积,利用p= m/v计算出它的密度与各种物质的密度表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物体由何种物质组成。

在物理学中,像压强,功率,比热,电功率这些概念都是

类似速度,密度的方法定义的。因此,在研究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找出不变的量,找出其它量之间的关系,把它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用它来描述事物的一种特性,从而找出研究事物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讲清道理教会方法,学生在学习时要领会概念逐渐学会并使用这种方法,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知识吸收过来,变成自己的知识。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不能只会背诵定

义,生搬硬套。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

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加以总结得来的。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要复习力的作用效果,这就很自然地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物体受到的力联系起来。教师要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看到在运动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就越远。必须指出的是: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通过数学计算产生,也不可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其是否正确,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欧姆定律描述了同一个用电器或一段导体中通过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I= U/R的使用条件有两个:一是电阻R一定,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另一个是电压U一定,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利用R= U/I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大小,但决不能认为R与电压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三、解答物理问题要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为依据,不能

以现象代替物理概念。

比如学习增大有益摩擦或减小有害摩擦时,要求解释手握

油瓶为什么要握紧?正确答案是:油瓶受到重力作用,要保持油瓶处于静止状态,油瓶还要受到向上的摩擦力f,f与重力G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要增大摩擦力,必须增大压力,所以要握紧油瓶。而有的学生却解释为握的不紧,油瓶就会下滑落地。这同样是不会应用物理概念回答物理问题。所以学习物理知识要多动头脑、勤于思考,对物理知识不应满足于只会背诵定义和书写公式,而要应用其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在解物理题时要准确体现物理概念,做到有理有据,

规范,准确,完整,无误。

学生在回答物理简答题时,易犯的错误是不能依据物理概

念,物理规律说明问题,漏掉重要公式,解答物理计算缺乏分析,看不懂已知条件,未知条件。不清楚物理现象,想象不出来物理模型,不会用带不同角标的字母区别多个相同的物理量,列不出物理等量方程,把物理题做成算术题等。因此,解答物理问题要求准确,规范,完整,无误,体现了对物理概念的真正理解,反之,则说明对物理概念的似懂非懂模糊不清。

上一篇:中职学校班主任公民意识状况调查 下一篇:让幼儿愉快地走入音乐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