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修成本控制的创新策略

时间:2022-07-17 10:53:25

建筑装修成本控制的创新策略

经济的迅速发展催进着建筑行业的日新月异,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居环境的改善,建筑装修产业也迎来自身发展的春天,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装修成本,做好企业产值利润的提升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建筑装修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其创新性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为经济、政治、文化的腾飞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筑行业逐步发展壮大,建筑数量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随着建筑产业的成熟,建筑装修作为建筑的衍生物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支出又做好装修效果设计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更多的企业将目光定位在装修成本的控制上。

明确装修成本控制理念,积极做好管理体系的构建

对于建筑装修成本控制来说,首先要明确成本控制的理念,传统的成本管理基于原有模式与观念,在新时展中管理混乱,无法适应急速变化的建筑装修市场。因此树立新型的建筑装修成本控制理念,彻底告别原有的糊涂账状态,对于成本管理的特点、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学习,在明确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做好对装修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严谨、完善的管理体系内进行成本的控制。一方面可以保障装修成本的质量,避免单纯追求成本缩减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流程,做到流程清晰,成本控制步骤分明。无论是成本控制理念的转变还是管理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定期开展业务考核与培训,辅助一定的奖惩措施对于成本控制优秀标兵进行表彰及物质奖励,在企业内部树立起成本管理的榜样形象,也带动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积极性。

提升团队管理水平与素质,做好建筑装修中的监督管理

要想保证建筑装修质量的基础上做好成本的控制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一方面是做好资金的管理,对于重点建筑装修项目来说资金管理尤其重要,建立专项金融账户,财务总账报表与预算报表进行妥善保管,积极开展后期资金结算与核实。在作业过程中将项目工程随时可能发生的人工支出与材料补充计入成本之中,积极做好成本的估算与调整,在确定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与材料利用率,通过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可以保证现有资金的安全与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做好材料、人工的管理与施工质量的监督,针对材料选择合理的材料供应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材料链的正常有序,针对材料的入库进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对于人工管理方面,要加大宣传与引导,提升施工及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宣传与教育与奖惩联系起来,调动大家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建筑装修管理中法人、项目经理及施工管理相配合,形成三级成本管理体系,层层管理与监督,有效避免材料浪费,最大限度控制不必要的人工开支。

做好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在此基础上落实施工作业

建筑装修成本的控制需要贯彻在投标及施工的全过程,目前建筑装修企业采用国家或地区性的定额基础,在进行招标阶段应综合考虑自身实际,在保证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招标价格,将成本细化缩减在装修材料、辅助机械上。在进行招标时要做好成本控制必须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对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做好前期调查与分析,杜绝盲目投标,自不量力。对于建筑装修投标来说主要是信息收集与风险分析,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参与投标。

在施工阶段如何做好建筑装修成本的控制关键在于各方面的综合统筹与安排程度。装修不同于建筑施工,其工期较短,性质、规模及人员安排、材料配备、物料运输等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保证工序的流畅就是间接降低成本支出。在施工环节进行成本控制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保证成本控制涵盖整个装修,杜绝控制盲区。其次要增强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落实到细小行动中去。最后要完善内部成本控制规范,有章可循保证施工到位,考核合格。

做好成本控制总结归纳,竣工环节体现成本控制理念

在分析了招标与施工环节,竣工环节也是做好建筑装修成本控制的突破口。在建筑装修工作结束后,综合开展专项竣工审计,选择目标合同中的各项指标作为参考与指导,针对具体项目进行详细核实,在进行竣工评价时要时刻保证客观与公正,最大限度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针对建筑装修中既存的项目遗留,开启竣工、处理、考核及奖惩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及时处理,避免遗留问题对建筑装修成本所造成的亏空。在做好审计的同时要学会反思,对于每次的建筑装修对进行反思归纳,为下次的建筑施工提供成本控制指导,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结束语

总之,建筑装修作为对建筑主体功能性、使用性的延伸与扩展工程,作为建筑主体的装修。美化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建筑装修的需求更高,更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多方面考虑,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成本控制创新研究才能赢得企业在建筑装修市场中的立足空间。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上一篇:健康产业的营销变革启示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端子箱驱潮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