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翠墙花影香

时间:2022-07-17 09:58:37

在《千金翼方》退居一节里孙思邈首先指出,过于荒僻的深山林野虽然景色佳美但是从居住的角度来衡量,未免阴气太重,如果结庐在热闹的城郭又是车马噪杂,乱人心神,因此,理想的选址应处于山野与城郭之间与二者都有适度的距离同时背山临水,爽阔通风,又有泉水可以利用,住宅的面积应以十亩为宜,如果有足够的财力那么也可以广达二十亩,但是 旦面积大过于此那就成了处产业需要主人操心打理,有悖安居的本意了。至于房舍本身只求朴素实用正堂筑屋三间,四面围以保暖的厚墙壁,同时开有采光通风的窗户与前后门。在正堂之前相对于西间的位置单建间客厅让待客之所与日常起居的空间彼此分离,互不影响。而这间客厅则可做成“格子房”也就是四面不筑墙一律安以活动的,可以打开可以灵活拆卸的格子门以便宾主们相聚时有个明亮愉快随时可以敞开四壁欣赏朝晖夕阴的通畅环境。厨房与弟子仆人的住处要设在正堂的东边。在正堂之后应分三层进深。第层设筑药料库与药器室;第二层为加工处理药料的工房,第三层则是专门安置药炉的炼丹室,让各种对人类文明有深远影响的化学实验在这里进行。迷人的是,这三重建筑都是用篱院环护起来以避免被外人侵扰。所谓篱院,就是用绿色植物的葱翠枝条编成围墙形成的院落。

利用始终在生长的植物做就墙体在《千金翼方》中非常详细地传授了这种具体的技术。书中以酸枣树种为例在打算建墙的位置,挖下一道深二尺阔二尺的长沟然后在坑中密密地撒下酸枣籽。一旦生出嫩苗,要勤加护惜。一年以后,酸枣嫩枝就能窜高到三尺,这时,还要对其加以清理把长势歪斜者除去,让小酸枣树苗形成整齐的队列,以便将来形成平整的墙体立面。待到第二年的春天,进而把酸枣枝上的横枝全部修剪掉,然后,利用绳索将竖于彼此交编形成绵延的篱笆。编成篱笆的酸枣枝已然植根于泥土之中了,因此会依日生长不已,抽条生叶开花结果于是就形成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院墙――座随着季节转换而能尽量春华秋实的院墙。再过年酸枣枝还能窜高到七尺于是再将新生的部分也依法编成篱笆,一处道家的实验室便隐藏在了幽茂的翠屏之内。实际上 旦七尺高的酸枣篱墙形成,按照孙思邈的设计,还要在其外侧以同样的方法再筑一围榆枝一围柳枝的篱墙另外,枳子枝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嫌一味的绿色过于单调,那么,也可以改用木槿花或木芙蓉花,这两种花的花期都很长这样,自春至秋,篱墙上都会有妍花点点浮现在繁枝密叶的翠毯之上应风而颃颉。唐代道土们炼丹所在的“篱院”便是这般由青葱花木结缠而成的一重一重翠屏所围护的。在如此的幽所之前时常还会开有一口半亩见方深三尺的池塘,引入活泉的清水,在池中满种莲荷菱角与茨菰绕岸遍载。即使以今天的观念来衡量孙思邈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也是相当的引人入胜吧。

实际上,利用植根在土地中的有机绿色植物编筑围墙,并不是道土们独享的发明与专利而是农业社会中源远流长的一种生活实践。在农家这种形式的篱笆被广泛应用着,作为园圃的护篱,也作为住宅的围墙。据《阅世编》记载,在明代的江南乡司,制作篱墙的树种又发展出了冬青树,也有人利用桂树柏树制作这种天然青翠的墙体不过在技术上难度却相对要高些,所以不如冬青多见。冬青和柏的优点是四季长青而桂树则如木槿一样在开花季节让一带翠屏上灿英点点,另外更会随风送香,熏醉路人。维护菜圃的一道篱笆也要追求如此的形式美感是什么的生活态度曾经支持着如此辛勤而又认真的中国人?

到了清初,又有一种“小枝杨”从北方移植到江南,在乡村当中很受欢迎。因为它长得快,插下枝后两三年,就可以生长到足以成墙的高度:将其细枝遍成篱墙,又有着坚固不易坏损的优点,精心的农人会年年对篱墙加以修剪,将纵横生长的芜枝剪去将长乱的嫩枝重新加以编结。最妙的是过得若干年用以成墙的树枝逐渐粗壮,变成坚硬的老干,难以编结在一起了,这时就干脆把小枝杨的地上部分一律铲除,只留埋在土里的根部,第二年嫩枝复生,迅速生长不过―二年,便又可以编枝为篱了。因为方便实用,清初的江南乡村就用这种杨枝编墙维护农圃,也维起村居的院落。小杨枝的唯缺点,是冬天落叶,致使篱墙光秃秃的缺乏绿意,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农人化就在杨枝之间夹杂地种上冬青,将冬青枝与小杨枝编在一起这样让篱墙在寒冷天气中也始终能带有隐约的翌色了。

《红楼梦》中的稻香村的设计恰恰是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这正是在模仿当时普遍可见的农家院落形式。在大观园中都要为青篱。安排一个露脸的机会,可见绿枝编成的农家院墙在当时给人们多么深刻与美好的印象。这种朴素实用而优美的形式,一旦被文化精英阶层所援月又会翻新出更多的诗意与精致。就如同孙思邈所设想的炼丹之所那样被三重青篱所包围而且每一重的树种均不同,因而翠色也有微妙的区别彼此掩映,一番幽致难以言传。最美妙的是在明代的江西章江人们竟然利用茉莉花枝来编结篱墙。(《长物志》)暮春时节一所雅致小舍为长长的茉莉花墙所围绕,雪洁的细花缀满墙体的上半部向轻风悄然吐送浓浓花香薰氲飘弥简直就是在向世界宣告小院主人是何等有情怀的幽人高士。无论院王还是邻居,都可以在清晨走到花墙前向墙头上摘下半开的花蓓,堆放在一只茶碗中,然后在另一只茶碗的内底上涂满蜜汁,倒扣在盛花的碗上,让茉莉花香熏润碗底之蜜。半天之后把蜜碗摘下,直接冲入热水就会得到一碗泛着茉莉香的甜饮。同时,熏蜜的蓓英也已悄然开放成花司以供女子簪上髻边,为晚妆助艳。

青篱,这一既大方又不失精巧的形式也被引入了园林之中。最常见的策略是以之代替砖墙,围起男性主人的书房或者起居场所让整体环境显得庄朴但又不死板。至于将其做进一步艺术化形式化的发挥则如《浮生六记》中所提倡的篱用梅编,无论大小园林,都可以采用梅树枝来编结篱屏,制造精美的视觉效果。作者沈复在书中更进一步指出,如果园林中的某处比较空疏,那么可以在这里种上生长迅速的绿竹再编易茂之梅以屏之,选择枝叶容易繁茂的梅树品种,将若干株并列栽植排成一字形以其繁枝编成立面的翠屏映衬竹影的潇洒疏欹也算一种虚实相生的安排。

如果我们有心确立一个叫做“中国传统设计”的范踌,往日农家曾经司空见惯的这一景致,士大夫医林中曾经掩映在松荫竹影间的这细部无疑正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当代日常生活来说,如此的中国传统设计也始终是一个富有意义的选项。谁都看得见在今天城市中四处泛滥的冬青树绿化带,为了实现隔离的功能总是种成很宽大的行列不仅浪费地皮,而且修剪成方形或圆形的造型真是十分的简陋难看。相反我们曾经的传统形式,通过把冬

青等品种的嫩枝加以编结来塑成牢固的墙体薄薄翠屏一道疏可透风,却绝难穿越同时在视觉上也是简约而不简单。即使与竹木制作的栅栏相比青篱器壁是由扎根土地枝叶缠衍的植物构成,也更加坚牢,更不易摧垮。从今天的观念来看“青篱”。还该受到经济环保绿色和有机等标准的赞赏,它总是利用细枝嫩条加以编结,因此,为这一目的培植的树苗很快就能派上用场可谓回报迅速。

不可忽视的是,由于青篱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出的一种特别实用简便的方式在清代它甚至被引入了边防建设之中――这就是著名的柳条边,清朝建立以后在东北大地上建设了道长达1300余公里的边墙墙体高三尺宽三尺,最有特色的是墙头上遍种柳枝,并且在每根柳枝上选取两条柳条与相邻柳枝的柳条交编在起称为布柳结绳,用这种活树枝的交缠,形成一道便于修护和生生不绝最不易垮塌的边墙。因为绵延的边墙上柳色摇映,一直延伸到山海关附近因此被人们起了个很清新的称呼“柳条边”。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如此浓重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面对现代生活正在等待重新萌发青青的生机。

1875年的伦敦・约翰・汤姆逊在他的《海外旅居十年录》中写道:“蒸汽机和电报使中国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起来,我们不能再漠视中国。”这位被称为中国通的著名摄影家不仅拥有同时代罕有人匹敌的摄影功力,同时也通过摄影,使得19世纪的欧洲对亚洲的认识大为改观填补了东西方之间的视觉空白。

约翰汤姆逊于]837年出生于英国爱丁堡。摄影术的产生与发展和约翰汤姆逊的成长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在他成为职业摄影家之前,许多摄影作品就已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深信摄影不仅能给探险家带来更多的乐趣也使他们的工作具有不朽的价值。

与当时的许多人一样,约翰汤姆逊为刚刚开拓的亚洲与非洲感到激动对探索异域他乡充满了热情。1862年,刚刚25岁的他前往新加坡,在当地开力了一家照相馆,成为一名专业人像摄影师。1868年约翰汤姆逊在香港学习了汉语与中国文化。1870年,他开始了历时两年的中国之旅。在这两年之中他从广东进入福建先后游历了华东和华北并到达都城北京,接着又南下长江流域行程长达5000多英里。

在当时,约翰汤姆逊使用的火胶棉湿版法底版让影像纤毫毕现,过渡也自然,冲印出的照片质量是同期任何技术都无法超越的。但是,由于火胶棉湿版法需要在曝光前在玻璃板上涂布火胶棉乳液所以摄影师不得不随身携带大量笨重的设备,其中包括用作暗房的帐篷,

今天的我们,已很难想象在交通落后的百多年前带着大量设备的约翰汤姆逊奔波于观念保守的广袤中国时曾面对多少困难。但在这次行程中他所拍摄的作品无论在图像质量和内容的深刻性广泛性以及在艺术生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约翰汤姆逊作品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他致力于忠实准确地描绘中国的风景和人文,哪怕这种影像并不总是赏心悦目。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让观众能够目睹中国的洪水饥馑蝗灾和内战。他也更希望观众能够通过他的作品去分享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他要求自己的作品能超越人物的格式化和群体化,要生动地描绘出形形的芸芸众生并去设法捕捉每个人物的独特个性。特别是他在北京拍摄的那些以街头和社会为背景的照片,在]9世纪,能够拍出这样生动的街头纪实影像的大师可谓凤毛麟角。不但如此他还留下了详尽的图片介绍让这些照片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19世纪末在挣扎中试图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和普通的中国人的生活。

回到英国后的汤姆逊积极地向公众宣传介绍中国,除了举办图文展外还连续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摄影作品和文章。不过,这些让欧洲人更了解中国的照片,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却未曾回到中国。幸运的是两年前在伦敦致力于文化与教育推广的姚咏蓓女士,在参观威尔科姆收藏馆时看到了这些摄影作品。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往往是负面的但约翰汤姆逊的作品却有力地捕捉到了当时的中国那种不为人知的美与活力。沉醉其中的她,马上开始了致力于将这一独特的摄影系列作品带回中国的努九以便让更多的中国人可以分享。

现在,这次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筹备的展览终于得以如愿实现。

2009年4月16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这批19世纪苏格兰摄影家约翰汤姆逊的中国摄影作品将首次在国内展出。作为世界知名的威尔科姆收藏馆的藏品,这些照片此次将在中国的四个城市(福建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和东莞展览中心)巡回展出。在展出的150幅影像作品中绝大多数作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而作为此次展览的设计者,刘利年与翠翠力求为展览注入戏剧感力图为摄影图片赋予生命,让观众沉浸在展品的历史氛围中。

上一篇:从艋诉说台北二三事 下一篇:品春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