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探讨

时间:2022-07-17 08:36:00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探讨

教学评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一切有效的辅助手段,制定科学系统的课堂评价标准,衡量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并给予一定地价值判断。它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按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双方的不同身份作为划分标准,我认为包含两部分,一是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一是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本论文仅就其中的一方面,以小学课堂为研究领域,以学生为主体来探讨课堂教学评价策略。首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了剖析,指出其弊端,证明对其进行改革的必然性。

一、解构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标准单一。把成绩奉为权威标准,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手段,做最终的定论,走了极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失公允。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考评,依赖考试分数、名次等量化指标,评价方式非常单一。学生总要进行大大小小的许多考试,并按成绩的高低排名,这种教学评价是以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为中心,通过试卷考试而进行的一种“测量”。这种单一的、量化的评价方式虽然有利于明确清晰地评判学生对于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随之也显露了僵化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化为机械的量化指标,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鲜活的个性,忽视了每个人独有的创造力、教学主体的发展潜能,从而埋葬了教育教学中最有意义的领域。

第二,评价内容程式化;教师的评价语言多是套话,落俗套,开始时,会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但久而久之,就麻木,没有任何意义了。这样的评价空洞,走形式,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真正效用。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评价内容。传统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被动式教育。学生处于被动、被管制的地位,教师指向哪,学生走向哪,压抑了学生渴望成长,主动发展的愿望。

第三,评价目的性不强。无论对哪一个学生都是如此说,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整齐划一,一刀切,是机械性的表现,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也就是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无法促进学生个体的潜能的有效发展。以上传统教学评价更多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因此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二、建构人性化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第一,恰当的激励机制。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表扬为主,但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这里提到激励一定要恰当、适度。激励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种评价通过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打破教师一人决定一切的法官作风,把权利下放给学生,可让学生互评、自评,充分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老师为主导的前提下,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真正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描述性评语、谈话观察、个人成长记录、学生自评和互评、项目评议等。本人在课堂中采用过小组评价的形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同学之间互相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兴趣,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第三,评价要体现人文性。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是一种生成和建构的过程,正如有些人所说:“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里建构。”因此,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临场表现和努力程度,要善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这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追求学生认知规律和个性特征的完美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和恰当,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各科教师要根据自己任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问题,注意知识间的整合和学科间的融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加强教学内容与当前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体现现代信息,使学校、社会、生活连为一体,从而达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有差异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那么评价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描述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师指向哪,学生走向哪,压抑了学生渴望成长,主动发展的愿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学会学习意识的培养。

【作者单位:荔波县玉屏一小 贵州】

上一篇:规制逾期举证行为的程序设计 下一篇:如何读图 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