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时间:2022-08-22 03:34:37

土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

摘 要:路基作为道路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层次,是路面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承受本身的岩土自重以及由面层和基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在整个道路结构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填方路基的施工也是极易产生质量问题的一个环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公路施工实践经验,对土方路堤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一下简单的阐述,希望业内人士多多指正。

关键词:公路工程;土方路堤;施工;质控点

公路是交通运输系统的传送带,要提高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行效率,必须要做好公路建设质量的控制,从而提高公路建设与发展水平。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尤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也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公路通车总里程也在逐年攀升,2012年我国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1.1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9.4万公里。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公路建设还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速度之快,造成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管理混乱,从国家交通部到省、市的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质量问题都是非常重视的,是一个常抓不懈的课题。路基工程作为道路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层次,更需要引起我们公路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路基工程作为道路结构中最下面的一个层次,是道路的基础,它不但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及其他结构层的重力,而且还承受着路面传递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中非常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路基的断面形式可将路基划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零填路基四种类型。本文主要对利用土方进行填筑的路堤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影响土方路堤施工质量的因素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技术水平等。接下来,本人将对影响土方路堤施工质量的关键点进行一一论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原材料的质量

想要施工出合格的工程,首先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合格,严把材料进场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相关的设计文件中,对土方路堤填筑材料的质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路基填料的CBR值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比如砂土:砂土无塑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遇水毛细上升高度很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用砂土填筑路堤,强度、抗变形能力、水稳性较好;砂性土:砂性土既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之具有一定强度和水稳定性,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使之具有一定的粘结性,不至于过分松散,是修筑路堤的良好填料;碎(砾)石质土:其颗粒很粗,当不含很多粘土、粉土等细颗粒成分时,具有足够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是良好的路堤填料。选择路基填料主要是选择强度高、水稳定好的材料。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该打碎。

2 路基填前处理

路基填筑前,要对原地面进行处理,要将原地面的积水排除,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填方高度小于1m的其他公路,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填方高度大于1m的其他公路允许保留树根但根部露出地面不得超过20cm。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采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至原基面高。

3 试验段施工

在正式进行路基填筑前,首先应该选择长度为100--200m具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试验段施工,在试验段施工前,应该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等,通过击实试验取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为后续检测压实度做准备,通过试验段施工,可确定出路基的预沉量值、压实机具的合理选择、压实遍数、虚铺厚度等指标,通过试验段施工取得路基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后续施工。

4 路基填筑

在进行路基填筑时,填筑宽度应该每侧超出设计宽度至少50cm,从而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对取土源有不同土质交错分层时,可分层挖土,分堆存放,分别使用,对于含水量大的土通常采用晾晒的办法疏干水分,当工程紧迫时,可采用掺加一定剂量的生石灰等来进行处理,当填料土质不同时,应将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的下层,并做成4%的双向横坡,不得将透水性差的土覆盖在透水性好的土之上,以免在填方区内形成“水囊”。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上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当原地面的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该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如果接头部位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果能够交替填筑,则应该分层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5 压实施工

路基压实是路基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措施。影响土基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土的类别、含水量、压实功能和碾压层厚度等。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土应该在填筑前分别取样,分别试验,通过对于不同土的击实试验可得到不同的击实曲线。试验证明,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效果最好。同一类土,其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而最大干密度则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土的含水率过大,增大压实功能就会产生“弹软”现象。在相同土质和相同压实功能的条件下,压实的效果与压实厚度成反比。

路基压实应该遵循: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碾压的最快速度应在4KL/h以下。

6 结束语

影响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人、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方面。我们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只有严抓施工的每一环节,尽量控制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每一个因素,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相关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路基的施工质量才能有所保证,尽量避免路基质量病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

[2]王猛.特殊土地区路基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3]兰广海.论土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4]李艳,车东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点[J].科技致富导报,2012,24.

[5]于建军.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8.

[6]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

上一篇:回转窑的密封问题分析 下一篇:生命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