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问答

时间:2022-07-17 07:22:47

读者来信

@Hermit-假装读书:

2012年最后一期《看历史》封面是一年中最不像历史的,但内容却是“历史照进现实”—涉及历史中最贴近生活的部分。从中可看到家庭伦理中父子关系的变迁,引发对未来的思考。推荐为人父的一读。美中不足:宗法祖成制描写太少、缺乏普通家庭例子、观点多于历史细节、缺少当下(或有意避免成为三联)。

@泱泱娘亲:

“教育儿女是一种学问,但却更是琐屑的生活。”这句话说得真好。(出自2012年第12期《看历史》中的文章《胡适:一个先驱者的尴尬》)这期杂志中的文章有些我翻看了几遍了,真的很受教育。

@徐-资深正能量小妹:

我是从2012年开始买《看历史》的,我觉得咱杂志的封面专题大多为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也想看看古代的题材呢。

问答|踏破铁鞋无觅处,刨根问底儿拦不住

北京远远05:

@看历史 常常有个疑惑,不知道《看历史》能帮忙找到答案吗?为什么古籍都是竖排,现在的书是横排的。这种变化从何开始,五四、新文化运动?哪家出版社先这么做的?

有一说一:

中国第一本横排书出现在1904年,是严复所写的《英文汉诂》,英文名叫English Grammar,Explained in Chinese,当时严复应熊季廉之请,作英文文谱(语法),用文言讲语法。严复以数月之功,杂采英人马孙摩栗思等人的著作,释以汉文,编成此书,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大概这也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英文语法的书。时下ABC们常喜欢用中英混杂的说话方式,在严复的书中已早有体现—第一章“发凡”起首就说:“语言文字者,所以达人意thought者也。其所达者谓之辞,Speech or Language。究辞之理,著其律令,使文从字顺者,谓之文谱Grammar。”

这本书一改此前从右至左的排版方式,从左起横排,开横排风气之先,同时也是我国最早使用西方标点符号的汉语著作。书中出现的汉英双语经典文献的引文构成了一种跨文化的“文本”对话,通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的读者的阅读,可以实现语言秩序和意义的重新整合,最终达到文化的重构。这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建构过程,也是个尚未完成的过程。

书名:《英文汉诂》

作者:侯官严复

价格:待考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光绪三十年(一九四)

页数:239页

开本:21cm

上一篇:中国冲销干预的成本与可持续分析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会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