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亚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

时间:2022-07-17 04:18:59

多哈亚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

摘 要:多哈第15届亚运会在组织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广州亚运会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多哈亚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哈亚运会;组织管理;广州亚运会

中图分类号:G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95-02

第15届多哈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设项最多、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亚运会。作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前的一次亚运会,多哈亚运会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奥运会标准的体育器材、气势恢宏的开幕式、高水平的接待工作、合理有序的竞赛组织、良好的食宿条件、志愿者队伍的周到服务等多方面,给亚洲各国代表团留下了美好印象。分析卡塔尔国家国情与多哈亚运会的组织管理特点,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与先进的思想理念,无疑对今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哈亚运会人才管理模式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

卡塔尔是个国土面积仅有1.1万平方公里、人口70余万人的小国,其中多哈人口只有20多万,人才资源的缺乏是其举办亚运会的不利因素,然而,人才又是大型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的最主要要素,卡塔尔政府以开放性姿态,从众多国家聘请了当今世界最富有经验的体育赛事管理人才,很好地解决了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亚运会期间,多哈亚运会组委会新闻官在新闻会上公开坦承:“卡塔尔本身尚不具备组织像亚运会这样大型赛事的能力,但世界上具有大赛组织经验的专业公司和人才很多,卡塔尔通过聘请他们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1]他们将赛事运营、票务经营、志愿者组织与服务、火炬传递与点火方式、媒体服务、形象宣传、物流、开闭幕式导演等多项工作,分包给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的公司。例如,从澳大利亚请来当年设计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阿特金斯公司,为亚运会制作出“超越以往历届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精彩节目”;从美国聘请了参加过悉尼、雅典奥运会和世界杯的车辆调度专家,确保了亚运会期间,车辆调度的井然有序等等。据多哈亚运会组委会提供的数据:多哈亚组委的管理人员约3465人,他们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卡塔尔人仅占15.75%,主要分布在组委会的高层,而印度人占10.27%,澳大利亚人占10.06%,希腊人占7.07%,菲律宾人占5.77%,英国人占4.72%,意大利人占4.38%,美国人占2.65%,以及遍布世界五大洲各个国家人员,这些“国际人士”几乎分布在组委会的每个职能部门。招聘各国优秀管理人才,参与亚运会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是本届多哈亚运会的一大特点,在这些招聘的管理人员中,许多中层管理人员都参与过雅典奥运会和悉尼奥运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组织管理经验,他们综合了历届奥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各种经验与教训,从而提出众多有益的建议和设想,正是有了这些具有丰富组织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让多哈亚运会少走了许多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得本届亚运会的各项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多哈亚运会大量引用国外专家特点,并非适合中国的国情,但聘用世界最优秀、有经验的专家参与亚运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其先进思想理念和用人模式值得广州亚运会学习。广州亚运会要办成有特色的亚运会,就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尽管中国不缺乏众多优秀人才,但世界最优秀人才并非都生长在中国。广州亚运会也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也可以考虑借鉴卡塔尔亚运会的方式,在全世界公开招聘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管理人员,采用择优录取,竞争上岗的原则,吸纳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充分发挥“国际智慧”的资源优势,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采纳具有建设性的创意,以保证把广州亚运会办成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水准的出色的亚运会。

二、多哈亚运会财物管理模式对广州亚运会的借鉴

财物资源包括开展体育赛事的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部分,它是办好大型体育赛事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国体不同,其财物资源的来源也不同。纵观历史上各届亚运会发展历程,不同时期、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外乎是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以民间为主的管理模式和以政府和民间组织管理交互作用的管理模式这三种。多哈亚运会是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其资金来源全部是依靠卡塔尔国家的政府拨款,没有通过市场开发来筹集资金,没有任何盈利模式。且卡塔尔是个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的富国,它的人平均收入超过了日本、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达到每年5万多美元,在世界上位居第2位。财力的优势和政府的全力支持,使卡塔尔花费了28亿美元的巨资,举办了历史上最豪华、最昂贵的一届亚运会,大大超过了以往举办一届亚运会大约3亿美元的花费。多哈亚运会的资金主要用于:邀请世界上最好的专家和团队制作开幕式、闭幕式和组织管理亚运会各项工作;新建10000多名运动员和5000多名记者入住的亚运村高档公寓;免费提供亚运会历史上最丰盛的食物;引进高科技现代化设施,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场馆;建立亚运会指挥部,购置安保系统、全球最先进的通讯技术设备等等。充足的资金使多哈亚运会方方面面都向高水准、高要求看齐,例如,本届亚运会开幕式耗资了1.8亿美元,超过了2000年澳大利亚6 500万美元筹办的悉尼奥运会开幕式、2004年希腊1.2亿欧元筹办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费用;投入了2亿美元,引进高科技安保设施,培训8000多名保安人员;仅此两项费用就超过亚运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举办亚运会的所有费用,足以见卡塔尔国家充足的财力资源。在物力资源方面,由于卡塔尔国家没有举办过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的经历,申办多哈亚运会前,体育场馆、器材、住宿条件等一些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但在卡塔尔政府雄厚经济基础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场馆、配备了高科技的通讯设备,为亚洲各国运动员提供了奥运标准的比赛场所,为各国亚运会记者提供了快捷的网络通讯方式;为了能让运动员在多哈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亚运村从2004年便开始施工,共新建了40多幢高档公寓、45套代表团公寓楼以及一幢7层包括商业中心、清真寺、游泳池、医疗诊所和餐饮点在内的综合性管理楼。亚运会期间,亚运村每天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3.4万份各类餐点;为各国报道亚运会的记者,提供在奥运历史上也没先例的免费自助餐。卡塔尔向世界展示了本国充足的财力资源和良好的物力资源保障,展示了小国也具备举办一流国际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能力。当前,中国的人均收入很低,仅是卡塔尔的1/30,这决定了广州亚运会不能像多哈亚运会一样耗费昂贵的资金举办运动会。亚运会是展示各国体育竞技水平的运动会,并不是攀比富裕的运动会,广州没有必要贴钱办亚运。广州举办亚运会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细算成本,要把“节俭办亚运”贯穿于广州亚运会始终,这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这就要求加强管理,防止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失误,能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给广州亚运会提供了种种市场开发、大规模运动会运营模式的经验。事实证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带来了资金上的盈利,而且推动了城市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交通、旅游、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多哈亚运会放弃市场开发的组织管理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从与之相同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市场开发看,已经给广州亚运会提供了一个教训,雅典奥运会的“非商业化”、“禁止私人企业参与奥运会”政策,使希腊为奥运会付出了超支18亿欧元的昂贵代价。广州亚运会要吸取各届亚运会、奥运会的经验与教训,既要“节俭办亚运”,杜绝任何不必要的铺张和浪费,又要大力开发亚运市场,以实现广州现代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多哈亚运会的服务理念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

服务质量是衡量一届亚运会组织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没有高质量的服务作保证,不能算是一届高水准的运动会。亚运会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参加竞赛的运动员和体育官员,还包括各国的随行记者、工作人员、观众及游客等。多哈亚运会,卡塔尔政府及多哈亚运会组委会一直强调,要将多哈亚运会组织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亚运会,他们不仅努力做到硬件服务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准,为各代表团创造了一流的比赛条件与生活环境,而且,细致周到的组织管理工作、处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给各国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从每一位客人下飞机走进多哈亚运会通道的那一刻开始,运动员、记者便能收到一支红玫瑰和一小瓶营养液;进驻到多哈运动员村的宿舍里,可以发现增多了以往亚运会所没有的吹风机和晾衣架;在公寓楼的出口处贴着用阿拉伯文和英文书写的“你记得带上证件了吗”等温馨提示;在亚运会比赛第一天,有些运动员反映,回到亚运村之后不能吃到热饭菜,第二天,所有的餐厅都全天候为运动员提供热餐服务;在运动员离开多哈机场回国的时候,有的遇到了行李超重的问题,组委会马上联络卡塔尔航空公司,为每位选手增加10公斤的免费行李重量[2]。诸如此类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始终贯穿着多哈亚运会的全过程。各国记者也是多哈亚运会服务的主要对象,多哈亚运会宽敞明亮的主新闻中心,快速、齐全的电脑数据库,为各国记者提供了一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考虑到多哈公共交通还不很发达,组委会班车全天24小时运行,为记者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多哈亚组委“以人为本”、细心服务的工作理念。服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亚运会的成败,多哈亚运会“以人为本”、细致周到的服务理念值得广州亚运会学习。广州亚运会要把硬件服务设施与软件服务措施一起抓。一方面,要高质量、高水平地保证亚运会期间安全、比赛场馆、宾馆饭店等硬件服务设施,也要考虑到亚运会后比赛场馆、宾馆饭店的后续经营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亚运会期间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服务措施,每一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广州市政府、广州亚组委要大力提倡广州市民讲文明、讲礼貌的言行举止,提高全民服务意识,提高志愿者文化素质,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亚运。让各国代表团及观众进入广州后犹如走进家门,离开广州满意而留恋,这将对广州亚运会后的旅游、商业投资等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是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成功的关键。多哈亚运会在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卡塔尔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本国资金充裕特点,聘用了世界上最有经验的体育管理人才,并抓住服务至上这一主要环节,开创了小国办亚运的新模式,一些先进的理念值得广州亚运会学习。广州亚运会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学习多哈亚运会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认真思考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仔细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中的每一环节,努力把广州亚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亚运会,并实现“后亚运”的最大利益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勇.多哈如此出色广州学些什么[N].新快报, 2006-12-16.

[2]高鹏,周之江,李江涛.探秘多哈亚运村细节之处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EB/OL].2006-11-29.

上一篇: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生态意识的悖论性 下一篇:浅谈绘画语言在绘画艺术中的运用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