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诞迷思 第9期

时间:2022-07-17 01:41:12

于今之国人能熟知《十三经》的,已然寥寥。可在尊孔派人士眼里,孔圣人和他的《论语》,足堪证实煌煌中华“开化最早,道德第一”,精神文明独步天下。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直将孔子捧上九霄,也把儒学自恋演绎至极致。

鲁迅在《花边文学・算账》里嘲讽尊孔派:“大莫大于尊孔,要莫要于崇儒”。尊孔崇儒的节目中,8月27日孔子诞辰祭祀典礼,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一台大戏。如我这般一介平民,自是无缘亲历孔诞盛典,但在胡适、鲁迅二位大师的笔下,我还是有幸见识到了1934年祭孔盛况之一斑。

是年,国民政府如胡适所说:“做戏无法,出个菩萨”,“想寻求一条救国的捷径,想用最简易的方法做到一种复兴的灵迹”,匆匆颁布一项规定:设8月27日为节日,恢复孔诞纪念典礼。国府官员称,这有助于国民“培养精神上之人格”。舆论界某领袖也鼓吹,此举“诚足以奋起国民之精神,恢复民族的自信”。孔诞祭孔的功效,大矣哉!

孔诞祭孔,数孔子故里的曲阜最为壮观。《大公报》孔诞社论描述:“洙水桥前,大成殿上,多士济济,肃穆趋跄”。但是,国府官方主导的祭孔大典,其实只是一场秀剧。胡适9月3日夜写就的《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很不给当局面子:“礼成祭毕,纷纷而散,假期是添了一日,口号是添了二十句,演讲词是多出了几篇,官吏学生是多跑了一趟”,可这典礼与前代君王的祭孔一样,“何补于当时的惨酷的社会,贪污的政治”?

尤为难得的,是针对所谓民元以来“人欲横流,人禽无别”的论调,胡适反其道而行――“可怜的没有信心的老革命呵!你们要革命,现在革命做到了这二十年的空前大进步,你们反不认得它了”,反转来中伤革命,这不是对革命的背叛么?胡适指出,民国的历史性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而培养精神人格、提高民族自信,改良社会的道德、风气,“孔圣人是无法帮忙的;开倒车也决不能引你们回到那个本来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的!”

壮哉胡适。他秉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尊孔立场,毫不动摇;他对现代尊孔派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没有信心的老革命”的谬论的回击,发人深思。

还得说说上海的孔诞纪念会。据《申报》载:“党政机关及各界代表一千余人”到会,“演奏中和韶乐二章,所用乐器因欲扩大音量起见,不分古今,凡属国乐器,一律配入,共四十种……”栖身沪上的鲁迅在孔诞后的8月29日,写下杂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与胡适的明快直白不同,鲁迅对这场“民国以来第二次盛典”,则报以曲折的讽刺和幽默。在抄录《申报》的报道之后,他信手拈出同一天《中华日报》的一条新闻:浙江余姚大旱,村民饮水匮乏,因争水引发冲突,斗殴。有姚士莲者,用烟筒头、木棍、石块,痛击争水的杨厚坤,打中要害,竟致殴毙。闯祸的姚某,逃亡外地。鲁迅将之对比说:“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喝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死,渴死的”。

复古派的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鲁迅却用争水死人的血淋淋实例,洞穿孔诞奏韶乐以示“承平雅颂”的谎言。鲁迅又以尖锐的反讽,撕破尊孔崇儒的假面。

在现今的尊孔派们看来,孔诞祭孔,投壶、演韶乐,读经书、讲《论语》之类,都是正宗地道的“弘扬国学”之举。似乎只要下功夫尊孔读经,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即可扭转,迈向美妙的和谐社会也为时不远。孔诞祭孔、尊孔崇儒之类,终究是“大人老爷们的物事”(《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鲁迅的论断,颠扑不破。这样,我的几缕孔诞迷思便只剩下叹息:

“呜呼,草野小民,生逢盛世,惟有逖听欢呼,闻风鼓舞而已!”(《伪自由书・王化》)

插图/从/佚名

上一篇:舟曲 第9期 下一篇:著名的猫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