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时间:2022-07-16 11:49:23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选择90例存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妇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均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产妇宫肌注射或臀肌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照组产妇宫肌注射或臀肌注射20 U缩宫素。经处理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1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b)-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puerper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4,90 puerperae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due to uterine inertia were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After delivery,20 U oxytocin was applied by intravenous drip in both groups.On the basis,250 μg carboprost tromethamine was injected by uterus muscle or gluteus in experimental group.In control group,20 U oxytocin was injected by uterus muscle or gluteus.After treatment,the amount of bleeding after 2 hours and 24 hours delivery,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adverse re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mount of bleeding after 2 hours and 24 hours,and the decreased value of hemoglobin after 24 hours delivery was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Key words] Carboprost tromethamine;Uerine inertia;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其发生的最常见原因,针对存在高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素的孕产妇进行一些预防性处理,可极大地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1]。临床上用于宫缩乏力及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主要有缩宫素、前列腺素等,其中缩宫素存在半衰期短,大剂量用药出现水中毒等缺点,而由于受体不同,前列腺素则无以上限制[2]。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前列腺素衍生物,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比于传统前列腺素,其具有更强的缩宫止血效果与较高的安全性[3]。本院采用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存在高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妇进行研究。入选患者均经有剖宫产指征,排除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及肝脏疾病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5例,年龄22~35岁,平均(25.5±4.6)岁,产次1~3次,平均(2.2±1.3)次,孕周(36.5±2.4)周,高危因素:巨大胎15例,羊水过多10例,多胎妊娠8例,前置胎盘6例,胎盘早剥6例,生产方式:顺产25例,剖宫产20例。对照组45例,年龄23~35岁,平均(25.8±5.2)岁,产次1~3次,平均(2.4±1.5)次,孕周(37.1±2.8)周,高危因素:巨大胎14例,羊水过多10例,多胎妊娠9例,前置胎盘7例,胎盘早剥5例,生产方式:顺产24例,剖宫产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产次、孕周、高危因素、生产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均静脉滴注20 U缩宫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82),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产妇给予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其中剖宫产产妇宫肌注射,顺产产妇臀肌注射,假如出血仍无改善,间隔15 min再次注射250 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多次给药,但总量不可超过2 mg。对照组产妇给予20 U缩宫素,其中剖宫产产妇宫肌注射,顺产产妇臀肌注射,假如出血无改善可继续宫肌注射缩宫素或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等。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不同处理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2、24小时出血量、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产后出血诊断依据《妇产科学》第7版相关标准,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心率加快及皮疹等。出血量计算:容积法,手术完成后,负压瓶中总液体量与之前瓶中羊水量之差为出血量;面积法,每毫升血液将浸透1 cm2辅料,按此换算出出血量;称量法,术后直接称取会阴垫,按10.5 g总量相当于10 ml血液换算的出血量。3种方法计算所得出血量相加则等于总出血量[4]。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的比较

试验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2.2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发生产后出血5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4例,发生率为31.1%,试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2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4例,面部潮红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心率加快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症状均迅速消失,均未造成严重影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0,P=0.5023)。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假如处理不及时有效,极易导致DIC、休克、席汉综合征、子宫切除等不良后果的发生[5],所以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早期积极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后出血的4大原因,其中宫收缩乏力最为常见,所以针对一些存在巨大胎、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等高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素的孕产妇进行预防处理,可极大地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6-8]。临床上用于宫缩乏力及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主要有缩宫素、前列腺素等,其中缩宫素通过刺激子宫节律性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该药物半衰期仅为3~4 min,所以要维持药效需要多次注射,而当该药的作用受体饱和后,继续增加用药将不再能促进子宫收缩,同时,若用药剂量过大还有发生水中毒的危险;前列腺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有增大其张力的作用,所以对于分娩不同阶段的子宫均有促使其收缩的作用,从而起到止血效果。由于以上两类药物作用于子宫的不同受体,互不干扰,所以在临床上常联合给药,以增强止血效果[9-1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合成,相比于临床上常用的前列腺素药物,如米素前列醇及卡前列甲酯栓等,其对于防治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11]。该物质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物质类似,但其分子结构上15羟基由甲基取代,使其具有对抗15-羟脱氢酶对其的灭活作用,从而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生物活性,所以注射该药物后,15 min即达到其作用峰值,作用时间可达2~3 h,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用药量[12]。该药物通过增强Ca2+载体活性、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及促进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的形成3条途径起作用,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更强,对于子宫创面血窦的关闭有更明显的作用,同时其还具有软化及扩张宫颈及增加子宫缩宫素受体的作用,当被应用于顺产产妇时可增强缩宫素的促子宫收缩作用,缩短第三产程[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子宫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降低了患者的远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取得此显著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及半衰期有关,当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全子宫均有促收缩作用,弥补了缩宫素主要促进子宫上段收缩的不足,在本研究中也观察到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患者子宫的收缩强度整体上加强,触之如石,并且子宫这种强收缩状态可持续2~3 h,而产后出血多在产后2 h内发生,所以应用该药物对于产后出血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其中试验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仅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与王双梅[14]的研究类似。有研究表明,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引起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及腹泻等并发症,一般症状较轻微,并且不会长期存在,在停药24 h内不经过特殊处理将会缓解[15]。在本研究中,试验组产妇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但均较轻,经对症处理或停药后,症状也均迅速消失,均未造成严重影响,究其原因,应该与试验中严格将用药量控制在2 mg以下相关[16]。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汪新妮,彭幼,朱燕虹,等.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2] 赵金娟,刘荃,宋晓兰,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8):1144-1145.

[3] 杨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8):2525-2526.

[4] 周素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39-1140.

[5] 王少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81-83

[6] 彭腊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1,6(7):847-848.

[7] 王小霞,张玉洁,康佳丽,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南药学,2011,9(3):234-236.

[8] 韦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82-384.

[9] 黄小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54例[J].中国药业,2012,21(11):108-109.

[10] 冯金宇,吕小娟,崔伟长,等.预防性应用欣母沛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35-5136.

[11] 郑疆,陆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48-50.

[12] 谭曼霞,倪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4,26(5):591-592,595.

[13] 张永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3):356-358.

[14] 王双梅.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85,87.

[15] 宦美云,包理丽,凌静,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3):421-422.

[16] 赵文霞,茅彩英,严琦,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不同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54-1456.

(收稿日期:2015-01-23 本文编辑:许俊琴)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骨质疏松的... 下一篇: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