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

时间:2022-07-16 11:33:58

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为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教,为学生健康快乐地可持续发展而教。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创新意识、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等。

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来自于学生的质疑反思。好的问题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体现,问题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激发学生参与研讨交流的欲望,引导学生在“互辩”中寻求到最佳方案。

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而且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做事之后,应组织他们进行回顾反思,这其中既有对成功的回味又有对不合理的修正;既有对同伴的欣赏和吸纳又有对自我的完善和丰富;既有对方法的举一反三又有对思路的提升与拓展。

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来自于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办事情。数学的思维方式包括观察、想象、猜想、验证、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其中,“概括”是核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比学会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比仅仅得出正确的结论更重要。在我潜意识中,让学生智慧起来,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教师应创设情境,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脚手架,引领学生在过程中逐步感悟。

渗透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让学生获得智慧的“钥匙”。一旦遇到“新”情况下的“新”问题,学生就会重新调整或整合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组块,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迅速地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创造性地予以解决。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有智慧!

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来自于学生稳定的个性特征。让学生自己做事情、解决问题,必须先让他们认真阅读,耐心地反复观察、思考、分析,并培养他们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总之,要让学生经历过程,习得方法,感悟思想,富有智慧。

由此可见,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及其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的数学素养从何而来?从学生的独立思考中来,从学生的活动体验中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来,从教师有价值的引领中来……■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让平视的心态深入我们的骨髓 下一篇:写最“熟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