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叠合墙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时间:2022-07-16 09:26:33

地铁车站叠合墙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摘要:以深圳地铁9号线大剧院站叠合墙质量控制为例,分析叠合墙渗水主要原因,总结施工过程采取的有效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叠合墙;质量控制;要点

1工程概况

地铁车站工程围护结构和内衬墙结构方式有三种:单一墙、复合墙和叠合墙。深圳地铁9号线明挖法车站多采用叠合墙体系,大剧院站是其中一典型的叠合墙车站。车站设计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总长度209.8m,总宽度21.6m,车站为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方案,内衬墙采用4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连续墙通过钢筋接驳器与内衬墙构成叠合墙结构。车站结构设计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渗水,要求结构表面无湿渍。

2 质量通病

2.1 地下结构质量通病

地下结构渗漏水控制是地铁车站施工的难点,也是叠合墙施工的质量通病。

本车站在开挖后发现地下连续墙渗漏部位25处,按要求堵漏后开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施工完成后发现25个主要渗漏点,并对其进行处理。统计见下表。

序号 渗漏部位 频数(个) 频率

1 转角、掖角 4 16%

2 墙面 10 40%

3 施工缝 9 36%

4 其他 2 8%

5 合计 25 100%

2.2 统计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现场主要渗漏情况为墙面渗漏和施工缝渗漏,分别占总数的40%和36%,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加强施工缝处理为叠合墙质量控制要点[1]。

3 渗漏水原因分析

3.1叠合墙体系自身缺陷

叠合墙与地连墙中间不像复合墙体系那样设置外包卷材防水层,而是通过对地连墙表面凿毛、设置剪力槽和锚筋使二者密贴刚接成一个整体。由于地连墙的刚度远大于侧墙,而且往往先于侧墙之前较长时间便已施工完成,基本已经完成变形,因此地连墙对新浇筑的侧墙的收缩变形(温度、滑雪、碳化、徐变等变形)具有强大的约束作用。使侧墙产生拉应力,从而造成侧墙开裂,形成渗水通道[2]。

3.2地连墙渗水处理不彻底

主体结构施工前对地连墙的堵漏施工效果未达到目标效果,堵漏期间水位较低,对地下水位对车站的影响预估不到位。此种渗漏点主要分布在侧墙与上层板相接处,呈带状分布,站厅和站台层渗漏点均为此特点。

3.3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原因

(1)车站负一层净高4.65m,混凝土浇筑高度约4m,负二层净高7.07m,混凝土浇筑高度约6.5m,浇筑时因受场地限制,采用输送泵浇筑,泵管无法深入侧墙内部分层分段浇筑,泵管距离负一层侧墙底部最深约4.5m,距离负二层侧墙底部最深约7.5m自由落差较大,导致部分混凝土离析,

(2)内侧墙厚度仅400mm厚,钢筋密布,加之顶板施工时腋角处振捣困难,操作工人振捣不规范,导致局部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3),主体结构施工在7月份,正处深圳高温高热天气,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其余渗水点均处于内衬墙轻微裂缝处,内衬墙浇筑完成后因养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内衬墙有轻微收缩裂缝,后期造成渗水。

(4)侧墙施工期间因组织施工原因导致部分施工时间相隔时间较长,施工时对接缝处处理不到位,导致新旧混凝土形成冷缝,后期成为主要渗漏点分布带。

3.4其它原因

主要为项目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如交底不到位,自检制度不到位等;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

4 本工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4.1严格落实首件验收制度、控制首件验收质量;对防水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及加固等施工工序进行分段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3]。

4.2针对地下连续墙渗漏位置堵漏不合格采取以下措施:

(1)凿除渗漏部位混凝土直至漏点渗出并清理干净;

(2)在缝隙底部安放固定导流水管,导流水管要深入缝隙一定长度;

(3)缝隙内堵塞遇水膨胀膨润土腻子;

(4)超早强微膨胀水泥封堵缝隙;

(5)在超早强微膨胀水泥达到一定强度后封堵导流管并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6)防水砂浆抹面。

4.3针对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到位

(1)将混凝土面上的虚渣凿掉清除干净,同时将混凝土面上的松动的石子凿掉,将表面有空洞的混凝土部位一同凿出。

(2)合模前一定将凿除好的混凝土施工缝面上的浮尘清理干净。

(3)无论何时何地,均不得在已经合好的模板上方进行配料、加工方木、模板等,以防落入杂物。

(4)提前2个小时对混凝土面进行充分浇水湿润,待混凝土面无积水时方可浇筑上层混凝土。

4.4针对混凝土水灰比不适合

(1)在征得设计单位和满足施工荷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的沟通,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并适当使用缓凝高效减水剂,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产生;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小于0.5),塌落度控制在100mm-140mm范围内。

4.5 针对混凝土振捣不到位

(1)为保证混凝土振捣充分,一次下料、振捣高度不得超过1.5m;

(2)保证振捣棒垂直插入,每一处振捣完成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捣棒,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抽出时造成的孔洞;

(3)振捣棒与侧模应保持5至10cm间距,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及各种预埋件;

(4)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则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每一振捣点的振捣时间在20至30秒为宜,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平坦、泛出灰浆为准。

4.6 针对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1)混凝土浇捣完成后,使用塑料布立即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混凝土终凝后,设专人立即开始浇水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1至2天,须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状态;

(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以上;

(4)混凝土养护期间须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里表温差不宜超过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超过20°;

(5)混凝土养护期间,做好详细的养护记录,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5 实施效果

深圳地铁9号线大剧院站叠合墙的施工通过设置首件验收制度,在吸取前几个结构施工段叠合墙渗漏的经验教训后,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后续剩余施工段以及其他叠合墙车站渗漏显著减少。

叠合墙结构防水功效效果图

6 结束语

叠合墙防水主要靠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功能,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优化施工设计,才能确保防渗漏措施实施到位,最大程度发挥混凝土自防水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勇,姚宪平,朱祖熹.地下工程中“新叠合墙”结构形式的设想[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0(04)

[2]高卫平,牛建勤.关于叠合墙裂缝的设计控制[J].低温建筑技术.2011(08)

[3]吴栋彦.地铁车站工程中叠合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建筑施工.2011(06)

上一篇:刍议钢结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下一篇:探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