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时间:2022-07-16 08:54:31

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成功实现高中生物课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根据生物学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同学习目标的生物学课堂的情境创设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新知识学习,通常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

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的生活性更强更直接,生活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来源,也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事件以及自身经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生物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生物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

现在不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生物学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生物科学的视角和科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生物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比如:讲到免疫,我们可以创设小时候打防疫针的情境;讲到病毒的知识,我们可以创设SARS流行时的情境;讲到呼吸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运动、减肥等学生比较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进行引入。当然也有些知识,距离学生比较远,对于这些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创设情境。

二、复习课的学习,通常通过图形创设情境

1.运用概念图进行复习整理

学会知识仅是学习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的高中生物教材,课后都出现了对章节知识进行总结梳理的概念图。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规律。而在复习课中如果能运用概念图来创设情境,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相互关联的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还可以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

2.抓住关键图形,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生物是一门生动的学科,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一至多幅图形或图片。而在复习课中如果能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概括性强的图形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则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具体化、系统化,而且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图形识别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以及注意观察等多种能力。比如,细胞结构的学习,典型图例就是高等动物或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形,设置若干问题。如,哪些结构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哪些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哪些细胞结构是双层膜,哪些是单层膜?哪些细胞器和细胞分泌有关?哪些细胞器和能量转换有关?等等。抓住关键图形,就是抓住了知识的主干,而问题地设置则相当于为主干注入了血肉,这需要教师课后做大量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探究能力培养之类的课,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思维上的活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这是生物学教学的关键,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目的。利用的问题来源广泛: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也可以是上一节课的拓展,也可以是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及时拿出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思考分析并加以解决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巩固。这一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课堂中,而在实验课中,则是创设情境的主要方法。

实验课是学生喜欢上的课,正是因为喜欢而心情迫切,很多同学书本知识及老师的讲解都来不及消化吸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结果可想而知。这不仅不利于知识的探究和掌握,而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培养学生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的坏习惯。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呢?笔者建议,设置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与本实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情境。比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当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第一组问题:同学们做这个实验时带来了很多种植物的叶子:有菠菜,有青菜,有大白菜,有包菜等等,哪种好?为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了材料的选择问题。第二组问题:有同学把绿叶剪碎放在清水中研磨后取滤液,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用什么试剂提取色素?这组问题解决了提取的试剂及原因等问题。第三组问题:有同学研磨出来后发现取不到色素,还有的发现色素分不开,什么原因呢?如何解决呢?这组问题解决了研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引起学生注意――以此类推,把可能发生的问题变成情境,先吸引学生注意力。也可以反之,用以错纠错的方法,教师自己或最好请一个心急的学生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大家在下面进行纠错,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情境。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掌握创设情境的目的,努力挖掘学习内容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把握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情境,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

上一篇:浅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选题策略 下一篇:改革传统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