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底线

时间:2022-07-16 04:58:14

本场考题

请以“承诺的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针对本文题,无论以何种文体写作,我们都应该明确“承诺的底线”的具体内容,如“道义”“义务”“能力(实力)”“公平”等。行文时,笔墨可以集中于某一方面,也可以分别阐述。古往今来许多事例,都能体现承诺需要有底线,需要承诺者有清醒的头脑和明亮的眼睛。

“承诺”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话题,所以,学生要想有所突破,写作时就必须在内容的新颖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下工夫,要对话题多加追问,辩证思考。如底线到底是什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能力不同的人承诺的底线是否一样?不肯轻易承诺,是不是怯懦的表现?为承诺设底线,是不是自私、怕承担责任与不自信的表现?

其实,作文的引语材料和话题本身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有爱心、守道义的人,我们就必须守承诺;二是我们不能不顾是非曲直,不分对象,不考虑自身能力等随便承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适度承诺,甚至拒绝承诺,才是正确的。理解了这两层意思,学生便可以立意写作了。

素材必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孔子

2.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战国]荀子

3.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宋]朱熹

4.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5.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国]巴尔扎克

6.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7.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前苏联]高尔基

8.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国]富兰克林

9.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国]罗斯福

10.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国]康德

现场作文一

实力:承诺的底线

陈世缘

古人云:“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可见,承诺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之重。然而承诺不能随随便便,有的承诺传为佳话,有的承诺则成为笑柄,个中原因颇多,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一条规律:实力是承诺的底线。

积极践行自己能力所及的承诺,是明智之举。季布一诺,何以值百金?人们往往只看到他的守信,却忽略了他不轻易许诺的事实。他在许诺之前总是再三思量,能力所及的事情,他才欣然应允,并恪守信用,决不食言。燕雀没有鸿鹄强劲的翅膀,即便许诺“扶摇直上九万里”,也只能是狂妄之语。

现实中的许多人,因为对自身及别人的实力的错误判断,而轻易许诺,轻则给自己带上沉重的精神枷锁,重则使自己蒙羞,损失信誉。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战争之初曾向他的士兵承诺,将快速结束战争,让大家回国过圣诞节。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军队并非所向披靡,自己的坦克并非坚不可摧,中朝人民并非一击即溃。结果他没有实现他当初的承诺,灰溜溜地回到了美国。

人有热情是好事,但盲目自大者,就会信口开河地承诺。他们在践行诺言时,也不能量力而行,谨慎应对,最终“骄者必败”。日本第一围棋高手加藤正夫曾扬言要横扫中国围棋全部高手,结果他却被吸着氧气的聂卫平击败。赛前的轰轰烈烈与赛后的冷冷清清,对比何其鲜明。如果他多一点儿谨慎,少几许狂妄,结局也许不会如此悲惨。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再一次证明实力就是承诺的底线。发达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后,他们本身就有了发展绿色产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减排的底气。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则相对滞后,若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承诺实行发达国家的减排标准,无疑是给自己的双腿灌上沉重的铅,再难奔跑。

当然,即便有足够的实力了,承诺也应谨慎理智。中国向世界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是因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武断;多一些清醒,少一些狂妄;量力而行,慎重承诺。如果承诺没有底线,只会累苦自己,更会被人耻笑。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7分=54分

【言之有据】

本文内容相当集中,作者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相关事例信手拈来,材料典型丰富,充分证明了“实力”对“承诺”的重要意义。论证时,作者主要采用正反对比手法,使观点鲜明突出。文中“即便有足够的实力了,承诺也应谨慎理智”一句,使内容辩证准确。结尾的因果论证、比喻论证,也使行文自然生动,深入浅出。

现场作文二

“绿色心态”与绿色地球

王越

当北极冰川倒塌时惊现出一张“哭泣的人脸”的时候;当一名斐济代表在气候大会上,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的太平洋岛国泣不成声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每个国家都应为了地球的绿色未来,承担起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勇于承诺。

但已表现出积极参与减排意向和承诺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却拒绝了“丹麦草案”所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原因何在?建设绿色地球,有人却没有绿色心态,我们的承诺有底线。

承诺,基于公平。君不见因大工业生产而遭受严重污染的“雾都”伦敦,其上空的弥天大雾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仍“阴魂不散”!以英国这个“世界工厂”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不靠着工业大生产“发家致富”,如今却要以“限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是标准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径。要知道,发达国家才是使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与“罪魁祸首”。况且,西方各国私下拟定的“丹麦草案”,明显偏袒自己,而置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这让人在震惊之余,不禁义愤填膺。

承诺,依赖诚信。“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真诚,是合作的前提,而欧盟协议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援救资金,像是可怜的施舍,又如作态的慈善。他们应该知道,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同发达国家的人民一样,不仅需要咖啡,更需要大量的牛奶、面包……他们的这种做法,无非是想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为他们的历史债务埋单。“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承诺,意味着全力付出,更应源于意识。且看为环保信誓旦旦的发达国家是如何减排的?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扯着环保大旗,却冠冕堂皇地让助理跑遍整个城市,仅为自己的比萨饼;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竟有140余驾私人飞机“出席”!如此出动,本身就没有为绿色地球付出全力。

在不平等基础上的承诺,是屈辱。晚清政府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列强来一个,就签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承诺得“十分到位”,但并未得到“一夕安寝”;“起视四境”,列强又至矣,换来的则是列强无尽的贪欲与欺辱。发展中国家的任务是发展。发展是我们的任务,更是我们的权利。

我们出席会议,是为了谋求合作;我们承诺,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我们承诺的底线,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全力付出,彼此尊重。当大家的心态是“绿色”的了,我们才可以维护并建设绿色环境,我们的地球才是绿色的。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8分=55分

【言之有据】

作者以充沛的情感、翔实的材料,极有针对性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立场鲜明,分析深刻。尤其是将“绿色地球”与“绿色心态”联系起来,显得新颖独特。文章分别从“公平”“诚心”“行动”“”等多个角度进行论证,使得“底线”内涵明确,思维清晰而辩证。同时,文中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内容涉及时事新闻、政治历史,材料丰富而集中,行文生动而极具说服力。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禅诗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态,其实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它和人所处境遇紧密相关,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请以“心态与境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是一道关系型话题作文。对这种题型的审题,学生要着重辨明题中并列对象的辩证关系。其实,关于“心态”与“境遇(环境)”的话题,并不新鲜,学生还是容易把握其内在的常识性的辩证关系的。如环境会影响心态,心态对环境有能动作用等。但对于本文题而言,学生审题时必须理解文题中所提供的材料,以准确把握命题指向。

学生仔细分析材料导语中的禅诗,尤其是“其实”所领起的观点句,就不难发现材料的导向性,即侧重阐明事理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材料重在强调“心态与境遇”的不同关系,会给人生带来不同的“前途和命运”。材料中的“凡夫”与“圣贤”,“悦”与“烦”以及“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无不说明“果”因“因”异。因此,行文必须有“因”有“果”,或由因及果,或由果溯因;选材时,可以或正或反地集中阐述,也可以正反结合地对比说明。

但是,要想写好本文题,学生还应该在“走进去”的基础上“跳出来”,在立意的“新颖”和“深刻”上下工夫。学生不必一味肯定“境随心转”,否定“心随境转”。如果联系生活,以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品析材料,学生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先“心随境转”,后“境随心转”。又如即便积极面对“境遇”(特指逆境)了,也无法改变现实(“境随心转”),人们同样把这样做的人视为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的“圣贤”,如孔子等。因此,学生又可以得出:有时境遇是不可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态。写作时,学生可以以其中一个观点展开演绎,也可以用多个观点组织成文,如此,文章内容便会显得合理,深刻。

上一篇:《红楼梦》语言四美 下一篇:烟囱里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