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肾虚先兆流产63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6 11:52:32

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肾虚先兆流产63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两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2.54%,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治愈率53.97%,总有效率87.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

关键词:先兆流产;自拟补肾安胎汤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中最常见的病理妊娠疾病之一。在中医妇科妊娠病中属“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由于西医对治疗该疾病的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宝库中积累了治疗该疾病的丰富经验,因此在中医药的范畴中,寻找一种比西医有更好疗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成为对自拟补肾安胎汤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肾虚先兆流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1]中先兆流产的诊断及《中医妇科学》[2]中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证)的诊断。

1.2 一般资料 126例确诊患者全部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其中年龄最大37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30.5岁。在63例患者中,有31例曾有1~2次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有18例曾有2次自然流产史,其它14例为初次妊娠。出血在7天以内者45例,出血在7-10天者18例。妊娠40天以内者11例,妊娠40~60天者42例,妊娠60~90天者6例,妊娠90天以上者4例。对照组63例;其中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30岁。在63例患者中,有33例曾有1~2次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有15例曾有2次自然流产史,其它15例为初次妊娠。出血在7天以内者43例,出血在7-10天者20例。妊娠40天以内者12例,妊娠40~60天者32例,妊娠60~90天者5例,妊娠90天以上者4例。

所有126例患者均有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伴有下腹坠痛,伴有腰部酸困。查尿HCG示阳性。盆腔B超检查,胎囊、胎心博动正常,与停经月份相符。患者有早孕反应。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63例患者均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汤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中药内服治疗。具体方药如下: 杜仲、菟丝子、黄芪、党参各20g,桑寄生、川续断、枸杞子、阿胶各15g,白术、山药各10g。加减:肾虚甚加覆盆子,重用菟丝子、杜仲;偏气虚加重黄芪、党参;偏血虚加熟地黄、白芍、制何首乌;血热加知母、女贞子、地骨皮;出血量多加茜草根、地榆炭、苎麻根、艾叶炭;腰痛甚加狗脊、补骨脂;腹痛甚者加白芍药、甘草;恶心呕吐加砂仁10g、苏叶6g。

用法:上药首煎加水500mL,浸泡30分钟,文火煎至200mL,二煎加水300mL,煎至100mL,将2次药液混合分2次于饭后1小时温服,每日1剂。

2.2 对照组 黄体酮注射液10mg/次,肌注,隔日一次;维生素E胶丸100mg/次,口服,一日三次。

2.3 两组疗程均为两周,疗程结束观察疗效。要求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尽量卧床休息,禁性生活;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增强信心。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1)治愈:症状消失,超声及β-HCG显示妊娠继续。(2)好转:症状明显减轻,超声及β-HCG显示妊娠继续。(3)未愈:症状仍存在或加重,超声及β-HCG显示妊娠停止。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2.54%,总有效率96.83%,对照组治愈率53.97%,总有效率87.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 讨论

先兆流产为妊娠初期的常见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及“妊娠腹痛”的范畴。中医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记载,如“妇人有漏下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诸病源候论》亦有“妊娠腹痛候”、“妊娠漏胎候”、“妊娠胎动不安候”的论述。其病因多端,但与肾气不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司冲任,冲为血海,任主胞宫,肾气亏虚,冲任失固,胎元不实,胎失所系,而为胎漏、胎动不安。《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因……房劳伤肾,则胎气不固,易至不安。”《景岳全书·安胎总论》说:“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女科集略》曰:“女子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气。因肾藏精,主收藏,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胎孕既成,则赖先天生殖之精的滋养和肾气的固胎,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故临床凡治疗先兆流产者,首选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之法。

方中菟丝子、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合用有补肾填精,固冲安胎之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以养胎助孕,又补后天脾以资先天肾;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谓“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 能补肾益精固胎”,为安胎所首选。枸杞子滋补肝肾,与菟丝子合用能阴阳并补。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养血止血安胎。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药中菟丝子有雌激素样作用,能促进卵巢黄体的形成,杜仲能抑制子宫收缩,有镇静止痛作用,川续断、菟丝子含有维生素E成分,可促进子宫胚胎发育,桑寄生等则有促进抗体形成和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健脾药中黄芪能提高T细胞比值,有强壮、镇静作用,党参、白术有激发和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采用自拟补肾安胎汤中药内服治疗先兆流产不仅能止血,缓解腹痛,腰酸等临床症状,而且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亦有良好的作用。经过对比,发现自拟补肾安胎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比单纯西药治疗更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9-92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0-215

上一篇: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下一篇: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50例